髋關節脫位也關節脫位的一種類型,但是由於發病率不是很高,所以大家才很少聽說過。專家表示,髋關節脫位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由於多發於兒童,所以對患者的身體發育也有很不利的影響。所以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嬰幼兒髋關節脫位的症狀是什麼?
(1)新生兒和嬰兒期的表現:
①症狀:
A.關節活動障礙:患肢常呈屈曲狀,活動較健側差,蹬踩力量位於另一側。髋關節外展受限。
B.患肢短縮:患側股骨頭向後上方脫位,常見相應的下肢短縮。
C.皮紋及會陰部的變化:臀部及大腿內側皮膚皺褶不對稱,患側皮紋較健側深陷,數目增加。女嬰大陰唇不對稱,會陰部加寬。
②檢查:
A.Ortolani試驗和Barlow試驗:適用於自出生至3個月之間的先天性髋關節脫位,由Ortolani於1935年首先提出,由Barlow加以改良。Ortolani的方法是將患兒兩膝和兩髋屈至90°,檢查者將拇指放在患兒大腿內側,食指、中指則放在大轉子處,將大腿逐漸外展、外旋。如有脫位,可感到股骨頭嵌於髋臼緣而產生輕微的外展阻力。然後,以食指、中指往上抬起大轉子,拇指可感到股骨頭滑入髋臼內時的彈動,即為Ortolani試驗陽性。Barlow試驗與Ortolani試驗操作相反,檢查者使患兒大腿被動內收、內旋,並將拇指向外上方推壓股骨大轉子,可再次感到一次彈動。
B.Allis征(Galezzi征):使新生兒平臥,屈膝85°~90°,兩腿並攏,雙足跟對齊,如有本病,可見兩膝高低不等。這是患側股骨上移所致。
C.套疊試驗:使患兒平臥,患側髋膝關節各屈曲90°,檢查者一手握住其股骨遠端和膝關節,另一手壓住其腹股溝,在提推患肢膝部時,如感到大轉子隨之上下活動,則為套疊試驗陽性。
D.髋膝屈曲外展試驗:使受檢嬰兒平臥,髋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其膝部,拇指在膝部內側,其余的四指在膝部外側,正常的嬰兒一般可外展80°左右,若僅外展50°~60°,則為陽性,只能外展40°~50°為強陽性。
(2)幼兒期的表現:
①症狀:
A.跛行步態:跛行常是小兒就診時家長的惟一主訴。一側脫位時表現為跛行;雙側脫位時則表現為“鴨步”,患兒臀部明顯後突,腰前凸增大。
B.患肢短縮畸形:除短縮外,同時有內收畸形。
②檢查:
A.Nelaton線: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正常時通過大轉子頂點,稱為Nelaton線,髋關節脫位時大轉子在此線之上。
B.Trende lenburg試驗:囑小兒單腿站立,另一腿盡量屈髋、屈膝,使足離地。正常站立時對側骨盆上升;髋關節脫位後,股骨頭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無力,使對側骨盆下降,從背後觀察尤為清楚,稱為Trende lenburg試驗陽性,是髋關節不穩定的體征。
以上文章為大家介紹了嬰幼兒髋關節脫位的症狀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夠提高重視。另外,如果孩子有髋關節脫位的話在學走路時期的症狀是最明顯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爭取能夠及時的發現該疾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