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主要是指是指人體關節的軟骨、脊柱的椎體邊緣,以及關節面和骨突處的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雖然骨質增生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骨質增生的程度是有限度的,不會無限制的發展下去。我們知道,骨質增生是機體恢復新的平衡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新的平衡建立,脊柱或關節重新恢復到穩定狀態時,骨質增生自然會停止。因此,骨質增生症雖然會讓患者的關節面和骨突處的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但是不會無限制的發展下去。
絕大多數患者的骨質增生並無臨床表現,患者只是在體檢或就診時偶然發現存在骨質增生。只有當骨質增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增生的骨質比較大,增生的骨質累及了神經和血管以及骨質增生造成了局部組織無菌性炎症時,才產生臨床症狀。因此,骨質增生的存在與臨床症狀的產生不是平行的關系。
增生性骨關節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又稱特發性,以人體自然老化為主,較少見;而繼發性則以後天慢性勞損及外傷為主,較多見。
1.原發性骨關節病的基本病因是,人體成熟後的逐漸老化及退行性變,在骨關節方面的表現。
2.繼發性骨關節病是指因某種已知原因,例如外傷、手術或其他明顯因素而導致的軟骨破壞,或關節結構改變。由於關節面摩擦或壓力不平衡等因素,造成關節面的退行性變。在此類病例中,大多數可以找到解剖學或素質上的異常。
本病起病緩慢,無全身症狀,多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常為多關節發病,也有單關節發病者。受累關節可有持續性隱痛,活動增加時加重,休息後好轉。疼痛常不嚴重,氣壓降低時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有時可有急性疼痛發作,同時有關節僵硬感,偶爾可發現關節內有磨擦音。久坐後關節僵硬加重,稍活動後好轉,有人稱之為“休息痛”。後期關節腫脹、增大及運動受限,很少完全強直,一般表現為骨阻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