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征。
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頸椎病飲食:粗細搭配
頸椎病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面,都屬於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粗細、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治療頸椎病的食療方:
1、將胡桃肉3個及鮮荷蒂8個搗碎,水剪服。
2、蘇子6克,伏龍肝10克煎激發去渣取汁,與粳米50克粥服。
痙症型:肝腎虧虛、筋脈失養則為痙症型,以手足拘攣為特征。
食療法:牛肉50克切成肉丁,同糯米100克放入沙鍋內煮粥,待肉爛粥熟後,加入姜、蔥、油、鹽等調味品服。
頸椎病飲食調理應遵循的原則:
1、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
2、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
3、飲食有度,不要做到饑飽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