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及疑問:女兒在口腔左右兩側的最裡面那部分比接近嘴角這部分的肉突出一點,象鼓起兩個小包一樣,不痛也不影響吸吮,請問這個就是所謂的新生兒的“螳螂嘴”嗎?這個以後會不會隨著斷奶而自動消失呢? 補充問題1:(2009-08-14 16:26:51) 那我女兒這個症狀是不是螳螂嘴呢?口腔兩邊頰粘膜處就是最裡面那個位置是吧?
補充問題2:(2009-08-14 22:49:26) 不好意思,再問一個問題,那這個螳螂嘴以後會自動消失嗎?我問了好幾個朋友都說她們的子女沒有這個症狀,是不是體質比較差的小孩才會有螳螂嘴的症狀呢?
擅長:兒科
建議:新生兒哭的時候,常常可看見他口腔兩邊頰粘膜處較明顯地鼓起如糠丸大小的東西,有人稱為“螳螂嘴”,其實它是頰粘膜下的脂肪墊。小兒吸奶時靠脂肪墊的吸力,造成口腔內負壓,使乳汁易於流出。另外,在新生兒口腔齒龈粘膜上,常可見到散在的、淡黃色微隆起的針尖至米粒大小的顆粒,俗稱“馬牙”,實質是由齒龈粘膜上皮細胞堆聚而成。有時在齒龈上見白色小斑塊,隱約見於齒龈粘膜下,通常稱為“板牙”,此為粘膜下粘液腺潴留腫脹所致。
上述新生兒口腔內所見的三種特殊現象均為正常情況,無礙於吸乳,不影響日後牙齒的萌出,故均不需作任何處理。“馬牙”、“板牙”在數月內會自然消退。
但是許多家長看到小兒不願吃奶或吐奶,認為“他們三者”在作怪,往往挑割“螳螂嘴”,或用布擦、用針挑牙龈上的顆粒或斑塊,結果不僅無益,反而帶來不少壞處。首先挑割後會引起局部疼痛,影響小兒吸奶。更嚴重的是口腔內有許多細菌,細菌進入割破粘膜的創口引起淺表的粘膜發炎或深部組織發炎(如蜂窩組織炎或骨髓炎),甚至細菌進入血液引起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切忌挑割“螳螂嘴”、“馬牙”、“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