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骨質疏松症的治療已經從推遲骨質疏松症的發生和惡化的治療進展到積極地恢復骨骼健康的治療。使“從骨壽命而言可以使人的預期壽命延長10—20年”的預想成為可能。針對骨質疏松症病人骨吸收與骨形成隅聯失調,藥物治療分為三大類:
①骨吸收抑制劑,以減少骨量的進一步丟失:雌激素、降鈣素、二磷酸鹽、異丙氧黃酮都屬於這一類; ②骨形成促進劑,以增加骨量,包括氟化物、維生素K、甲狀旁腺素、雄激素、生長激素等; ③骨礦化促進劑,促進骨鈣沉著,增加骨量,這類藥物有維生素D與鈣劑。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既往HRT(激素替代療法)曾作為治療女性絕經後骨質疏松首選,但新的研究表明,在HRT(激素替代療法)作為骨質疏松的一線用藥方面,風險-受益比值不理想。在骨質疏松症的防治方面,在歐洲范圍內HRT不再作為骨質疏松症的一線療法。2003國際骨質疏松大會學術委員會推薦: 1、不建議使用HRT預防慢性疾病; 2、HRT應該用於絕經症狀明顯的患者,以減輕症狀; 3、如果使用HRT應該使使用劑量最低; 4、如果使用HRT應該將使用時間控制在最短; 5、對使用HRT的患者應該定期檢查; 6、對有泌尿生殖器症狀的患者,應考慮局部用藥; 7、對於骨質疏松症的防治,僅作為抗吸收治療的被選用藥。 祖國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的功能健全,消化吸收能力就強,成為生化氣血之源;“腎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人的生長發育與生殖主要依賴腎的功能健全。若脾病日久,運化失職,飲食得不到消化吸收,無力滋養先天之腎,則腎精虛衰,最終使脾腎兩虧,可表現為腰膝無力,腰背酸痛等。因此,健脾補腎乃是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的根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