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損傷。老年人骨質疏松,即使平地滑倒也可發生股骨頸骨折。發生意外後,不少人會立即去醫院檢查,及時接受治療。但有時傷後疼痛不重,下肢還可以活動,甚至還可以站立,有些人便以為問題不大,而未去醫院診治。可沒過幾天,疼痛突然加重,患肢完全不能動彈。這種情況屬於一種不完全或嵌插性骨折,傷後骨折端沒有分離,並相互嵌插,因此開始時症狀較輕。以後如果嵌插不穩,斷端會自行松脫而轉變成完全性骨折。因此老年人髋部受傷後決不可抱有僥幸心理,以致喪失早期治療的機會。
內固定手術——必不可少
骨折的治療原則是采用手法將骨斷端對准,並將傷肢嚴格固定,創造條件使骨折逐漸愈合。但股骨頸骨折的位置很深,一般的體外固定很難奏效。況且夾板或石膏的固定范圍太大,病人要平臥好幾個月,護理工作十分困難,而且老年人長期臥床很容易發生威脅生命的並發症。現代醫學已經公認:股骨頸骨折必須通過手術內固定才能使骨折愈合。事實上,內固定手術的創傷不大,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有時可用帶螺紋的鋼針直接穿透皮膚,貫穿骨折端進行固定。手術後患者就可在床上活動,護理起來也很方便。因此不要以為老年人日後功能要求不高,怕動手術而不去醫院治療。
股骨頸骨折經過內固定好,約90%的病人可在3~6月內獲得骨折愈合。在此期間應根據醫師的指導,進行適當的活動,定期去醫院檢查。在保證骨折獲得堅強內固定的前提下,合理的運動有利於調整機體的代謝功能,增強體質,預防並發症,還可對骨折端產生有利的刺激、促進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後——多加留意
股骨頸骨折愈合後並非萬事大吉了。大約有30%的病人在骨折愈合後1~2年間出現股骨頭晚期塌陷。這是因為股骨頸發生骨折移位時,供應股骨頭的血管也可能遭撕裂,使股骨頭發生程度不等的缺血性壞死。這種壞死是沒有症狀的,早期X線片也無異常,骨折仍可照常愈合,並恢復正常功能。由於人體對壞死組織具有自然的修復能力,當股骨頭壞死程度較輕時,人體自然會得到修復,但如股骨頭壞死范圍較廣,修復過程中股骨頭的強度將明顯減弱,正常的活動和負重可使股骨頭跟著變形,從而引起髋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即使股骨頭壞死范圍很廣,在發生塌陷前也是沒有明顯症狀的。因此,股骨頸骨折病人在愈合後,應該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可疑跡象,采取措施,預防股骨頭塌陷。由於80%的股骨頭塌陷發生在骨折後2年以內,所以復查工作要連續2年。根據早期臨床資料,估計股骨頭壞死較重者,復查時間還要更長些。
股骨頭塌陷——有藥可救
據統計,股骨頭塌陷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沒有症狀或症狀很輕;三分之一病人的症狀較輕,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尤其是老年人活動量小,適當調整生活規律即可;只有三分之一病人症狀較重,需手術治療。因此不必驚慌失措。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治療,除了內固定法,還有早期切除股骨頭,換上金屬股骨頭,即”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其優點是術後可以早期活動,不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頭壞死的問題;但缺點是手術創傷較大,高齡體弱者難以忍受。目前,多數學者主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適用於復位失敗、內固定失效以及治療不及時、骨折移位大及骨折粉碎等估計股骨頭壞死較嚴重的病例。
總之,股骨頸骨折具有不同於其他骨折的特點。醫師會根據情況提出合理的治療方法,病人術後則要與醫師密切配合,進行合理的運動,還要定期復查,了解骨折愈合情況,避免或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從而早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