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肋骨骨折的方法
本病的治療包括以下的一些要點:
胸廓骨折的治療原則為鎮痛、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固定胸廓恢復胸壁功能和防治並發症。鎮痛方法很多,可口服或肌肉靜脈注射鎮痛劑和鎮靜劑;或應用自控止痛泵;也可肋間神經阻滯和痛點封閉。也可選用活血化瘀通絡藥物,用中藥接骨散治療,對減輕骨折局部軟組織腫脹和疼痛,加速骨折愈合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的單純性肋骨骨折如處理不當,可因疼痛限制其有效的呼吸運動和咳嗽排痰,使肺的順應性在較低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易造成呼吸窘迫和缺氧,肺部的感染率升高,故對老年人肋骨骨折,應嚴密觀察和積極處理。積極鼓勵和協助病人咳嗽、排痰及早期下床活動,對減少呼吸系統並發症。固定胸廓方法因肋骨骨折損傷程度與范圍不同而異。
1.單處閉合性肋骨骨折的治療 骨折兩端因有上下肋骨和肋間肌支撐,發生錯位、活動很少,多能自動愈合。固定胸廓主要是為了減少骨折端活動和減輕疼痛,方法有:寬膠條固定、多帶條胸布固定或彈力胸帶固定。單純性肋骨骨折的治療原則是止痛、固定和預防肺部感染。可口服或必要時肌注止痛劑。
2.連枷胸的治療 糾正反常呼吸運動,抗休克、防治感染和處理合並損傷。當胸壁軟化范圍小或位於背部時,反常呼吸運動可不明顯或不嚴重,可采用局部夾墊加壓包扎。但是,當浮動幅度達3厘米以上時可引起嚴重的呼吸與循環功能紊亂,當超過5厘米或為雙側連枷胸軟胸綜合征)時,可迅速導致死亡,必須進行緊急處理。首先暫時予以夾墊加壓包扎,然後進行肋骨牽引固定。以往多用巾鉗重力牽引,方法是在浮動胸壁的中央選擇1~2根能持力的肋骨,局麻後分別在其上、下緣用尖刀刺一小口,用布鉗將肋骨鉗住,注意勿損傷肋間血管和胸膜,用牽引繩系於鉗尾部,通過滑車用2~3公斤重量牽引約2周左右。目前,已根據類似原理設計出多種牽引器,是用特制的鉤代替巾鉗,用胸壁外固定牽引架代替滑車重力牽引,方法簡便,病人能夠起床活動且便於轉送。在需行開胸手術的病人,可同時對肋骨骨折進行不銹鋼絲捆扎和縫扎固定或用克氏針作骨髓內固定。目前已不主張對連枷胸病人一律應用控制性機械通氣來消除反常呼吸運動(呼吸內固定法),但對於伴有嚴重肺挫傷且並發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及時進行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後應用呼吸器治療,仍有其重要地位。固定胸廓方法有:①厚敷料固定包扎:適用於軟化胸壁范圍較小者或緊急處理時暫時使用。方法是用棉墊數塊或沙袋壓迫覆蓋於胸壁軟化區,並固定包扎。注意壓力適中,不宜過緊,以免肋骨骨折端嵌入胸膜腔內,發生氣胸、血胸等並發症。②胸壁牽引固定:在局麻下用手術鉗夾住游離段肋骨,或用不銹鋼絲繞過肋骨上、下緣,將軟化胸壁提起,固定於胸壁支架上,或用牽引繩通過滑車進行重量牽引,牽引時間為2~3周。③呼吸機“內固定”:適用於伴有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施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連接呼吸機進行持續或間歇正壓呼吸2~4周,待胸壁相對穩定、血氣分析結果正常後逐漸停止呼吸機治療。④手術內固定:適用於合並有胸內髒器損傷須開胸手術的病人。可在手術時切開胸壁軟組織,暴露肋骨骨折斷端,用金屬縫線固定每一處骨折的肋骨。對於雙側前胸部胸壁軟化,可用金屬板通過胸壁後方將胸骨向前方托起,再將金屬板的兩端分別固定於左右兩側胸廓的肋骨前方。
3.開放性骨折的治療 應及早徹底清創治療。清除碎骨片及無生機的組織,咬平骨折斷端,以免刺傷周圍組織。如有肋間血管破損者,應分別縫扎破裂血管遠近端。剪除一段肋間神經,有利於減輕術後疼痛。胸膜破損者按開放性氣胸處理。術後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和給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肋間神經阻滯或痛點封閉有較好的止痛效果,且能改善呼吸和有效咳嗽機能。肋間神經阻滯可用0.5%或1%普魯卡因5毫升注射於脊柱旁5厘米處的骨折肋骨下緣,注射范圍包括骨折肋骨上、下各一根肋骨。痛點封閉是將普魯卡因直接注射於肋骨骨折處,每處10毫升。必要時阻滯或封閉可12~24小時重復一次,也可改用長效上痛劑。注意穿刺不可過深,以免刺破胸膜。半環式膠布固定具有穩定骨折和緩解疼痛的功效,方法是用5~7厘米寬的膠布數條,在呼氣狀態下自後而前、自下而上作疊瓦式粘貼胸壁,相互重疊2~3厘米,兩端需超過前後正中線3厘米,范圍包括骨折肋骨上、下各一根肋骨。但是,因其止痛效果並不理想、限制呼吸且有皮膚過敏等並發症,故而除在轉送傷員才考慮應用外,一般不應用,或應用多頭胸帶或彈力束胸帶,效果更好。預防肺部並發症主要在於鼓勵病人咳嗽、經常坐起和輔助排痰,必要時行氣管內吸痰術。適量給予抗菌素和祛痰劑。
肋骨骨折多可在2~4周內自行愈合,治療中也不像對四肢骨折那樣強調對合斷端。單純性肋骨骨折本身並不致命。治療的重點在於對連枷胸的處理,對各種合並傷的處理以及防治並發症,尤其是呼吸衰竭和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