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在廣州70歲的王奶奶起身上廁所,卻突然腰部劇烈疼痛。家人送到醫院一查,竟然是壓縮性骨折。而這是她近一年來發生的第二次骨折了。專家表示,據統計,老年人發生一次椎體骨折後的一年內,發生其他骨折的危險程度提高2-5倍,比正常人群再發骨折的風險高出6-12倍。提醒老年人若有骨質疏松應謹防多次骨折。
7個50歲以上婦女中就有一人發生過骨松骨折
統計顯示:50歲以上婦女中每7人就有1人發生過骨松骨折。女性一生中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性達到40%,超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大多數老年人對於骨松性骨折的認知尚存在諸多誤區。大部分人認為骨量流失是正常衰老,骨折後只需進行補鈣和維生素D的基礎治療,減少日常運動量,以臥床靜養為主。
保守應對骨松骨折加重疾病治療負擔
“老人骨折一次住院可能要花掉6萬左右,而老年人發生一次椎體骨折後的一年內,發生其他骨折的危險程度提高2-5倍,比正常人群再發骨折的風險高出6-12倍。如果再次骨折,就要花十幾萬,給病人自身、家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負擔。”專家表示:“首次骨折發生已是一種預警,如患者不加以重視,任由骨量流失,無法承受身體自重,很容易變成連咳嗽噴嚏、提拎重物、睡覺翻身等都會突發骨折的"骨脆脆"狀態。”
六十五歲以上應及早就醫檢查
對於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身材矮小、有家族骨折史、鈣進量低、六十五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應及早就醫檢查,接受骨密度測定並服用抗骨質疏松治療藥物,最大程度緩解骨痛等症狀,降低骨折發生率,提高生活質量。根據症狀體征及X線攝片檢查,可初步診斷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性骨折。判斷骨質疏松的程度需結合QCT、單光子骨密度、雙單子骨密度、或雙能X線骨密度儀檢查結果及有關化驗檢查結果確定。
骨質疏松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目的在於提高骨質量,減少骨折的發生率。根據骨質疏松症的發病原因,目前治療的藥物有VitD及活性代謝物、鈣制劑、雌激素、降鈣素等。這些藥物針對病因和不同的症狀,其作用各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