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折 >> 骨折常識 >> 老年人摔倒骨折了怎麼辦

老年人摔倒骨折了怎麼辦

導讀: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老年人跌倒輕的話,還容易誘發骨折、骨頭壞死等不良後果,那麼,對於老年人跌倒並不是誰都敢去扶一把的,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社會。

衛生部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提出:

——不要急於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識不清,在場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有外傷、出血,應立即止血、包扎;有嘔吐,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並清理口、鼻腔嘔吐物,保證呼吸通暢;有抽搐,應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牙間墊較硬物,防止舌咬傷,不要硬掰抽搐肢體,防止肌肉、骨骼損傷;如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髒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動,應保證平穩,盡量平臥。

那麼,當老人摔倒我們圍觀者應該怎麼做才更好:

由於冬季著裝太多,行動不方便,加之老年人骨質疏松嚴重,老人很易骨折,出現大腿髋關節股骨頸骨折、大粗隆骨折,手腕骨折和椎體壓縮性骨折。孫俊建議,平時要給老人多補充鈣質,多曬太陽,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多提防摔倒。

老人一摔跤,家人就趕緊把老人扶起來。但有時候,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摔跤,都可能導致早已骨質疏松的老人,出現骨折或四肢損傷的情況。這時如果隨便搬動,不僅會讓老人的疼痛加劇,甚至會損傷周圍的血管、神經,可能造成大出血。

“正確的方法是,老人摔倒後,要盡量減少搬動;送醫院前,要用木板、木條等把受傷的部位簡單固定一下,減少在搬動過程中加劇骨折損傷。最重要的是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等醫生進行專業處理。”專家指出。

最後,老年人摔倒後出現骨折怎麼辦?

骨折後,病人第一個感覺是劇烈的疼痛(有時會因此而休克),因為骨折的斷面會剌傷周圍組織、神經、血管,造成畸形、不能行走、不能握物、負重等。骨折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親人或他人可就地取材,找些木棒、竹板、手杖、雨傘、硬紙板、樹枝等物,將病人的骨折部位固定起來,以避免活動使骨折的損傷繼續加重,同時也可減輕骨折的尖銳端刺傷周圍組織。

使用上述“夾板”,應先看一下傷口的斷骨端是否暴露於皮膚之外(醫學上稱開放性骨折),如果已經暴露,局部用淡鹽開水清洗,但決不能將已暴露在外面的骨頭還納進去,否則由此而引起的劇痛會使骨折者昏死過去,還會引起嚴重的感染。“夾板”接觸肢體處,最好墊些棉花、毛巾、手絹之類的軟物,綁扎時應將骨折處的上、下兩個關節都固定。上肢骨折,要彎著綁(即屈肘);下肢骨折,則應直著綁(即伸腿位),要綁得松緊合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