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僅要依靠外部的藥物治療,還需要通過食療來補充必要的營養。所以骨折病人在飲食方面尤其需要注意配合,那麼骨折食療有哪些呢?
一、骨折食療
1、骨折後1~2周
此時骨折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氣消散。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為主,避免煎炸炒燴的酸辣、燥熱、油膩之食品。至於黃豆骨頭湯,屬於肥膩滋補的范疇,所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誘發大便干燥之嫌,此階段最好不要食用。
食療方: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共炖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2、骨折後2~4周
此時患者從生理上及精神上對骨折後的境況有所適應,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緩解,瘀血腫脹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飲食上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髒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苋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食療方: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
3、骨折後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並從骨痂向骨組織轉化。患者胃口大開,飲食上並無禁忌,可食用任何高營養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的食物。祖國傳統醫學對此頗有研究,認為此期食譜可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炖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適當飲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籐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療方: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實踐證明,對於骨折的患者,按照上述的食療順序滋補,病人的康復期明顯縮短。
二、骨折病人吃水果
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則反而對身體有害。比如,蘋果味道甘甜,具有止瀉、通便、助消化的作用,經常吃可以使肌膚白嫩。但由於其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和鉀鹽,食用過多會有損心、腎健康,像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炎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多食,而中氣不足、精神疲勞的人倒可以當做滋補水果多吃一點。而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潤肺、助消化的作用,但多吃卻容易造成腸胃紊亂,還能導致牙痛、痔瘡,甚至引起皮膚黃斑。因此,有胃病、胃寒的人最好少吃。
氣虛、脾虛的人在選擇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這幾種冷性的水果時要特別謹慎,最好不要吃。氣虛,一般是指中氣不足,力氣弱的人或孩童,這些人一般臉色比較蒼白、體格瘦小、吃不下飯;而脾虛,是說消化系統比較差,腸蠕動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無力,吃多了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致腹脹。因此,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適合吃寒涼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飯後、晚飯前,少吃一點,不可過量。
絕大部分病人骨折後,由於經歷了創傷或手術打擊,原先的生活節律被打亂,往往食欲下降,不想吃東西。為此,需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
骨折以後,曬太陽的機會明顯減少,往往會導致維生素D的缺乏。維生素D能促進腸對鈣、磷的吸收,以及腎髒對鈣的重吸收。因此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髒、蛋黃等),並盡可能多曬些太陽。
骨折後還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水果有山楂、鮮棗、猕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桔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辣椒、甜椒、油菜苔、花椰菜、孢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苋菜等。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據最新研究,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這幾種微量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後病人體內這種微量元素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設想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愈合。動物肝髒、海產品、黃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髒、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面包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三、骨折病人飲食方法
有句話叫:傷筋動骨一百天。說的是骨折之後恢復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因為,骨折的病人在較長的恢復期間,病人的家屬和病人都要注意飲食上的調養。
一般來說,受傷有1至2個星期的患者,飲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應多給他們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魚湯、蛋類、豆制品等,而且應以清蒸或者炖熬為主,少吃香辣、油膩和煎炸的食物。特別是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為臥床患者大都會出現大便秘結等症狀,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排便。
受傷有2至4個星期的骨折病人,他們的身體不再那麼虛弱,食欲和腸胃功能都有所恢復,那時可適當補充營養,像骨頭湯、魚類、蛋類及動物肝髒等食物比較好,同時也要多吃一些蘿卜、西紅柿、青椒等,這些食物可滿足骨骼生長需要,促進傷口愈合。
再往後的日子裡,除了那些明顯無益的食物,骨折患者不必再忌口。北京萬和頸椎病醫院專家提醒到,有的危重患者和因骨折引發其他並發症的患者飲食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病情和醫囑作出合理安排。
骨折超過5個星期以後,病人可多吃高營養食物和含鈣、錳、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像動物肝髒、雞蛋、綠色蔬菜、小麥含鐵比較多;海產品、黃豆等含鋅比較多;麥片、蛋黃等含錳較多。同時配以雞湯、魚湯、各類骨頭湯等,可選擇性地加入紅棗、枸杞等。
四、骨折病人不能吃的食物
1、少飲水。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 就盡量少飲水,以減少小便次數,這樣做是不適宜的。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 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小便潴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 所以,臥床骨折病人適當飲水。
2、不易消化食物。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動限制,加上傷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欲往往 不振,時有便秘,臥床病人更多見。所以,骨折的飲食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 便,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
3、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 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 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在骨折的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 ,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苋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 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4、盲目補充鈣質。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 骨的愈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斷骨的愈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 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由於長期臥床,一方面 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 ,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 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愈合。尤其對於骨折後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 質,並無益處,還可能有害。這是常見的骨折的飲食禁忌。
5、多吃肉喝骨頭湯。這也是常見的骨折的飲食禁忌。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 ,多喝骨頭湯,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 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 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 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 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