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質增生 >> 關於骨質增生 >> 骨質增生治療:藥物VS手術

骨質增生治療:藥物VS手術

  骨質增生,可以是人體在成年期就開始發生的老年性組織退化變性,由於骨和關節周圍的軟骨退化、韌帶軟組織彈性降低引起的應力平衡失調,而為了取得新的平衡,骨的代償、再生和修復以重建正常功能就表現為骨質增生,這是一種生理性變化。

  是否都要用藥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組織磨損使骨質增生會日趨明顯,但在一部分人身上可以沒有症狀。筆者曾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例:有一位七旬老婦因呼吸疾患攝胸片時,發現其頸椎、胸椎前緣處呈現骨贅形如鳥咀,但未有任何相關症狀。所以在體檢時,如果發現有骨質增生但無疼痛等症狀,那就不算病,根本不需要治療。

  骨質增生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病理狀態。由於韌帶軟骨退化,致骨質增生會造成關節不穩,可刺激和壓迫神經,致血管損傷關節滑膜水腫、滲出。當軟骨剝脫後,骨的粗糙面露出可產生疼痛、關節不穩和僵硬等臨床症狀。這種情況必須治療以解除或減輕痛苦、改變病理進程。

  骨質增生治療:藥物VS手術

骨質增生治療:藥物VS手術

  刺治與不治要看症狀決定

  手術還是藥療

  骨質增生症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疼痛,嚴重時會出現關節活動僵硬,甚至行走困難、跛行。骨質增生的好發部位以頸椎和腰椎居首位,其次是膝關節,第三位為髋關節。雖然各個部位的骨質增生影響不一樣,但絕大部分病人還是以藥物治療為首選。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症狀,解除水腫和炎症反應,使受壓的神經、血管水腫的滑膜有可能恢復。

  手術適應症

骨質增生治療:藥物VS手術

  有較少一部分患者需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應當嚴格選擇,當發生以下4種情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①當頸、腰椎部的骨質增生壓迫了脊髓、椎動脈引起走路不穩且相應肢體肌肉乏力時;

  ②壓迫神經根較重,使手指麻木、肌肉萎縮、控物困難等症狀顯著時;

  ③當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時;

  ④對膝、髋關節骨質增生且骨關節炎明顯伴關節不穩時,或關節間隙過度狹窄致疼痛嚴重影響行走時。

  常用藥物

  藥物治療雖不能根本改變病理過程,但可以減輕疼痛,控制炎症反應,改善關節功能。常用藥物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鎮痛抗炎藥

  ①布洛芬(又名異丁苯丙酸)。有抗炎、解熱、鎮痛、抗風濕作用,作用較強,胃腸道反應較少。用法:每次0.2~0.4克,每日3次,飯後服。

  ②芬必得(即布洛芬緩釋膠囊)。布洛芬藥效短,每日要服用多次,而夜間時間較長,疼痛仍可出現。芬必得服一粒(300毫克)藥效可維持12小時,可防止晨僵和疼痛的再現,服用方便,對胃的刺激較輕。

  ③炎痛喜康。每日清晨服藥一次(20毫克)可維持血藥濃度24小時以上。

  ④扶他林。一天僅服一次(75毫克),療效可持續24小時,鎮痛抗炎效果好,在關節內有一定濃度,故對四肢關節更為合適。

  抗炎鎮痛的藥物尚多,這類藥物大都對胃腸道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長期應用對肝腎也有損害。有些藥物與心髒病用藥、降糖藥物等同時應用時會有相互作用,可以在疼痛明顯時應用一段時間,緩解後應停用。不要長期使用一種藥物,最好與中草藥更換應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