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可以引起吞咽困難、咽喉疼痛甚至聲音嘶啞等,在醫學上叫頸性吞咽困難。病因主要包括頸椎椎體前緣骨刺的直接壓迫,或植物神經受刺激而引起食道痙攣等。其特點是吞咽障礙時輕時重,與頸部的位置有關,可以經常發作,但可自行緩解。僅少數病人伴有吞咽疼痛感。
頸性吞咽困難的程度可分為3度:輕度為早期症狀,表現為頸部後伸時症狀出現,頸部前屈時症狀消失;中度為吞咽硬質食物時困難,但可吞咽流食和軟食;重度為僅可進水或湯。其中以中度吞咽困難較為常見,且80%伴有脊髓、脊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的症狀。在頸椎側位X線片上,可以看到明顯的向前突出的骨贅等退行性改變。此外,本病尚可有頸椎病的其他體征,如頭昏、頭暈、心慌、胸悶、欲嘔、頸肩部疼痛、上肢脹痛或麻木、肌肉無力或萎縮等。
那麼,哪些情況下易產生頸性吞咽困難呢?頸椎椎體前緣骨刺過大,並超過椎體前間隙及食管本身所能承受的緩沖與代償能力時;骨刺生成迅速,這時即使骨刺較小,但周圍的軟組織來不及適應和代償,也容易因為局部平衡失調而產生症狀;食管本身就存在炎症或其他異常情況,也容易在小體積的骨刺時產生症狀;位於比較特殊的解剖位置,如第6頸椎處,此處為隔膜部食管,與環狀軟骨較為固定,故較小的骨刺也可引起症狀。在吞咽困難早期,可表現為吞咽硬質食物時困難及食後胸骨後有異常感,如燒灼、刺痛等,逐漸可影響飲食和流食的進食等。
所以,患者一旦發生吞咽困難或咽喉部疼痛時,要進一步檢查,以免誤診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負擔。如果是由頸椎病引起,做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即切除較大的骨贅,便可解除吞咽困難及咽喉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