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端坐或站立時,從側方看人的脖子似乎是直的,但包繞其內的頸椎並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起的弧度。這一向前凸起的弧度,醫學上稱為頸椎的生理曲度。在X線片上表現為各個頸椎椎體後線連續的一條光滑的弧形曲線,這就是頸椎生理曲線,正常值為12±5mm。其測量方法是:從齒狀突後上緣開始向下,將每個椎體後緣相連成一條弧線;然後從齒狀突後上緣至第7頸椎椎體後下線做一直線,上述弧線的最高點至這條直線的最大距離就是頸曲大小的數值。在頸椎前屈時,此弧度可能消失或變直,當頸椎後伸時,此弧度可能相應增大。故一般情況下以中立位X線片來判定頸椎曲度的大小。
另外,7個頸椎後部形成一個上下相通的椎管。椎孔呈三角形,左右徑大,前後徑小,二者之比約為1.5~2∶1.由此可見,頸椎管橫徑明顯大於其前後徑,因而橫徑的改變多不易影響脊髓而易影響神經根,而前後徑的改變是造成脊髓受壓的重要因素。在側位X線片上,當頸椎管的前後徑與椎體體部的前後徑之比值≥0.75時,則為正常椎管,而當其比值小於0.75時則為頸椎管狹窄,此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因素。椎管狹窄則為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發病原因。
此外在頸椎的正側位X線片上尚可看到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椎體間不穩定,以及各種先天畸形及骨折,為臨床診斷頸椎病所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