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關節炎是關節炎中的一種,現在很多人缺乏鍛煉,從而導致身體素質差,抗病能力極弱,一遇到疾病就容易扛不住,所以很多人換得了克羅恩病關節炎,因此該病的治療方法就顯得極為重要,那麼克羅恩病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1.全身治療
包括柳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質激素、硫唑嘌呤等,使用前應除外腸結核。鑒別困難者可先行2~3 個月的抗結核治療。SSZ 為首選藥物,開始每天2~3g,分4 次口服,活動期每天4~6g,維持量為每天2~3g。若用藥2 周無效,可改用潑尼松每天30~40mg,分3~4 次口服。嚴重者可用ACTH20~40U 肌注或靜滴。有降結腸病變者,可並用氫化可的松保留灌腸。SSZ 對早期病例有效,見效後應盡早減量,有腹腔內感染和敗血症者禁用,有瘘管形成者慎用。長期用藥能引起菌群失調,使手術病例增加,病死率也明顯上升。
硫唑嘌呤或巯嘌呤(6-巯基嘌呤)與糖皮質激素合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但單獨使用不比SSZ 和糖皮質激素效果好。甲硝唑(滅滴靈)每天0.4~0.6g,分2~3 次口服,對不太頑固的病例有效。
2.外科治療
需手術者達70%以上,急性者往往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而予手術,一旦發現是本病,就不能行闌尾切除,否則可形成腸瘘。手術的適應證包括不可逆性腸狹窄或腸梗阻、難治性腸瘘、腹內膿腫、穿孔、大出血、癌變和內科治療無效者。手術效果不如潰瘍性結腸炎好,復發率高達50%以上。手術後由於膽汁酸代謝變化及腸內細菌叢變動,可引起有機酸代謝障礙、膽石症、尿路結石或骨關節障礙,有時手術可成為直接或間接的死亡原因,故應慎重,切除范圍不宜超過3.0cm。
3.對症治療
急性及活動期宜安靜臥床,避免勞累和精神刺激,應給予高熱量、低脂肪、低渣和易消化的食物。補充鐵劑、各種維生素和電解質(鈉、鉀、氯、鈣、鎂),輸血、血漿、人血白蛋白和多種氨基酸制劑。靜脈給予高營養療法有利於改善腸道功能與增強病人體質。使年輕人發育不受影響。因廣泛回腸病變或切除後引起的腹瀉,可用考來烯胺(膽酪胺);脂肪吸收不良者可用中鏈三酰甘油;合並感染者可用抗生素,但應注意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有引起潰瘍性結腸炎樣腸炎的可能。以上治療對早期病人可收到明顯效果。
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我們對克羅恩病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也有所了解了,大致的方法有三種:全身治療、外殼治療和對症治療。每種方法都有利有弊,患者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護理工作,使病情及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