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膝關節炎鍛煉與保健方法

膝關節炎鍛煉與保健方法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osis,簡稱OA)是膝關節炎症中最常見的病因。膝骨性關節炎在老年人群中最為常見,男女均可發病。由於人群預期壽命的延長,在20世紀內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在肥胖的老年人群。60歲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線片上有骨性關節炎表現,其中35%~50%有臨床表現;75%以上人群中,80%有骨性關節炎症狀。

  發病原因

  正常膝關節共有六個方向的自由度運動,即三種平移運動(前後、內外、上下)和三種旋轉(屈伸、內外旋、內收外展)。正常情況下這六個自由度的運動是受韌帶、關節囊、骨性匹配度、半月板以及相關的神經肌肉控制。這些組織之一如有損傷而失去動能作用,均會使膝關節的應力異常而導致骨關節炎。膝關節長期靜止不動也是一種關節應力異常,會使軟骨失去營養而退變、韌帶短縮而發生骨關節炎。

膝關節炎鍛煉與保健方法

  臨床表現

  1.病史:膝關節炎的病史重點是疼痛,腫脹、僵硬、畸形及功能表現。一般來說OA的病史是一緩慢、持續的過程。突變、劇痛、發熱、關節腫脹明顯,應注意與類風濕、感染性炎症、痛風等相鑒別。

  2.疼痛:早期的膝OA常呈間斷性疼痛。OA疼痛的特點常呈關節間隙疼痛(包括髌股、股胫關節)運動時加重,而休息後好轉。在OA病程發展期休息後也重,甚至在夜間疼痛是OA病情進展的表現。痛常呈酸痛性質。一般疼痛位置局限於受累的關節間隙,只有伴有滑膜炎時則呈全膝關節疼痛。但很少呈放射性疼痛。OA也有晨僵現象,與類風濕關節炎不同,一般很少超過30min。髌股關節的骨關節炎,則呈髌骨下疼痛主動伸屈膝關節時引起髌下摩擦感及疼痛為早期症狀。在上下樓梯或坐位站起等動作中,股四頭肌收縮即引起髌骨下疼痛及摩擦音。被動伸屈時則無症狀,有時也出現交鎖現象、髌骨下壓痛。膝骨關節炎一般關節內滲出較少,只有在急性滑膜炎時才有大量關節積液。很少有血性關節炎。滑膜增厚也是炎性關節的表現。

  3.膝關節畸形:是OA的晚期表現。膝內側關節間隙變狹窄,膝內翻畸形是OA最常見的畸形。膝外翻畸形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稍後期則出現在膝全屈及全伸時引起疼痛,以至引起關節軟組織的攣縮。

  4.檢查:步態常呈患肢著地時向縮短。站立時常可見膝內翻畸形,坐位站起及上下樓時、動作困難,可見股四頭肌萎縮,而膝關節粗大。偶爾可觸及滑膜腫脹及浮髌試驗陽性。髌骨深面及膝關節周圍壓痛並可觸知摩擦音。關節活動輕度或中度受限,常呈過伸過屈不能,但纖維性或骨性強直者少見。嚴重病例可見明顯膝內翻或外翻畸形,側方活動檢查可見關節韌帶松弛體征。單足站立時可觀察到膝關節向外或向內側彎曲現象。

  預防保健

  膝關節炎中醫稱為“老寒腿”,一到天氣轉冷,關節部位常常出現腫脹、疼痛不適,嚴重者可出現不能下蹲、上下樓梯困難等。所以,在老人家看來,“老寒腿”比天氣預報還准,冷空氣還沒到就能預感到。

  老人家在氣溫低於20℃的時候,佩戴護膝,但一定要松緊適度,防止過緊引起血液循環不暢導致下肢腫脹。另外,晚上坐著看電視、打麻將等活動時,最好在雙腿上搭一條毛毯,能給雙腿御寒。

  針對膝關節軟骨損傷而言,常常是由於運動方式不當(比如經常爬樓梯等)或者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不夠,再加上隨著年齡增加,軟骨逐漸磨損而發生。

  因而,首先要避免過度磨損膝關節,比如少爬樓梯、少打太極拳、少爬山等,不然過度使用關節,就會讓軟骨過早磨損完。同時,老年人還要加強雙腿的肌肉力量訓練,如坐位直抬腿鍛煉,如果保持這個姿勢達到5分鐘以上,說明腿部肌肉力量足夠,經常這樣鍛煉,可以讓膝關節上下樓不適症狀得到明顯緩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