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天”之前病變部位會疼痛
天氣變化,如降溫、陰冷、寒冷、風速加大等,是一般人所能看到和感知的,體內生理機制也會對這種變化作出相應調整。例如,當快要下雨時,氣壓一般要降低,濕度則加大,健康人細胞內的液體能自行滲出,導致尿量增多,以此適應天氣變化。而對於患有關節炎的患者來說,因存在病變組織,不能及時隨天氣變化排出細胞中的液體,致使病變部位的細胞壓力比周圍正常組織高,就會引起病變部位的脹痛感。這是關節炎患者能預知天氣變化的原因之一。 天氣變化時,大氣中帶正負電荷的大氣分子會出現移動和其他變化。由於不同電荷互相吸引撞擊,產生一系列電磁現象和電磁波,可使人體細胞內外存在正負電荷的電位差。正常人對這種電位差能始終保持著平衡,而關節炎患者由於局部毛細血管和組織發生了變化,就會釋放出一些炎性物質,使得神經末梢受壓迫而產生酸痛感。雖然氣溫、氣壓、濕度等諸多要素變化可引起關節疼痛加重,但這些變化都沒有電磁波來得快。所以,往往當時的天氣還很晴朗,而異常的電磁波已把天氣變化的信息傳遞過來,這就是關節炎患者往往在天氣變化之前就開始出現疼痛的原因,也是其能預知天氣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治療骨關節炎最好的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與外用藥,目前口服藥物還是達不到治療關節炎的目的,作用直接,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藥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治愈率最高。該藥完全取代了手術、牽引治療的弊端,對治療骨關節炎可以徹底治愈,並且不易復發。 針灸對膝關節炎治療效果較好。根據研究,針灸有消炎止痛、退腫、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通過改變患處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帶走,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針刺常用的穴位有:陽陵泉穴、陰陵泉穴、牍鼻穴、足三裡穴、梁丘穴、血海穴、委中穴、承山穴等。可以用電針,也可加艾灸,或加拔罐法。據研究,以電針和溫灸效果為最好,一般能在數次治療後緩解症狀。這是常見的治療骨關節炎的方法。 養成運動鍛煉的習慣,必須從年輕開始,鍛煉時量力而為,不要過度,也是常見的治療骨關節炎的方法。因為膝部是人體承重最大的關節,負荷過量易造成關節炎,一旦發病也不應完全停止運動,只要根據情況調整運動量,或做游泳、騎單車等不負重的運動,對膝關節炎還是利多於弊的。 關節炎患者吃三類食品效果勝吃藥 究竟吃什麽對關節最好?下面來看看詳細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