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是成年人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關節疾病,男女均可發病,80%以上的人群有骨關節症狀。骨關節炎好發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手、髋、脊柱等。
骨關節炎是一種主要影響軟骨的關節疾病。軟骨是關節中覆蓋在骨頭末端的光滑組織。健康的軟骨使骨頭之間可以相互滑動,還能吸收身體活動時由於震動而產生的能量。在患骨關節炎時,關節表層的軟骨破損、脫落,這使得軟骨下面的骨頭相互摩擦,引起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能力喪失。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節可能會發生變形。除此以外,關節邊緣可能會長出骨刺,小一點兒的可稱為骨贅。還會有小塊的骨或軟骨脫落,並漂浮在關節間隙中,這會導致更嚴重的疼痛和損傷。所以積極治療骨關節炎顯得尤為重要。
中醫將骨關節炎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風寒濕痺型。主要症狀為肢體、關節酸痛,關節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得熱痛減,遇寒增劇,活動時疼痛加重,舌苔薄白或白滑,脈弦或緊或澀。采用祛風散寒逐濕、補肝腎的方法。選用獨活、防己、秦艽、當歸、白芍、生黃芪、桂枝、蒼術、茯苓、威靈仙、炙甘草等藥物治療。
二是血瘀阻痺型。主要症狀為患處刺痛、掣痛,疼痛較劇,痛有定處或痛而麻木,不可屈伸,反復發作,骨關節僵硬變形,舌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采用活血通絡,化痰止痛的方法。選用當歸、桃仁、紅花、羌活、乳香、沒藥、全蠍、川芎、炙甘草等藥物治療。
三是腎虛骨痺型。主要症狀為關節變形,筋肉萎縮,腰膝酸軟,形寒骨冷,尿多便溏,食少乏力,舌淡白,脈沉細。采用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止痛的方法。選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當歸、川芎、熟地、牛膝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