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引發關節炎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緩解

引發關節炎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緩解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據統計,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且人數在不斷增加。可見關節炎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疾病,為此我們不得不防。那麼,引發關節炎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緩解?

  引發關節炎的原因

  1、關節外畸形:

  其引起的關節面負重線不正,如佝偻病後遺膝內翻或膝外翻,鄰近關節骨折復位後對線欠佳引起的關節面歪斜。

  2、關節內骨折:

  既往做過關節手術或外傷是產生骨性關節炎的病理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組織變性,軟骨及關節內容物的耐應力降低,造成關節不穩,致使軟骨面與關節囊、韌帶的附著處發生代償性或保護性骨質增生。

  3、身體超重:

  中年以後,體重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症狀出現以前的8—12年。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應避免超重。減肥有助於預防骨性關節炎的發生;體重減輕5 kg,即可減低50%發展成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概率。

  該如何緩解關節炎

  患者通過飲食方面可以緩解關節炎,生活中有許多常見、物美價廉的食物可以幫助患者抵抗關節炎。主要以下幾種:

引發關節炎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緩解

  大豆制品:

  豆腐和豆豉等大豆制品通常會被擺放在健康食品貨架最顯眼的位置上。它們富含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和鈣, 除了能保護心血管外,其強健骨骼的作用也可以跟牛奶相媲美。不少亞洲人都有乳糖不耐症,因此,豆漿就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牛奶的最佳替代品。

  甜椒:

  一個綠色甜椒所含的維生素C是人體每日所需量的兩倍,而紅色和黃色甜椒所含的維生素C更多。此外,甜椒也是維生素B6和葉酸的極好來源, 這些維生素可以有效緩解關節炎帶來的疼痛。甜椒需要隔絕氧氣、低溫保存。可以把甜椒和其他水果放在攪拌機中一起攪拌做成果蔬汁,還可以和其他蔬菜搭配制成可口的沙拉。

  香蕉:

  是含鉀最豐富的水果,同時也是一種能治療關節炎的食品。香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葉酸和維生素C,而且還容易消化,是人們飲食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

  香蕉容易過度成熟,因此把未成熟的香蕉放進避光的袋子中保存,可以延長它的保存期。另外,香蕉貯藏溫度不能過低,因此不適合放在冰箱裡。成熟的香蕉可以做成飲料:取一根香蕉,一個猕猴桃,一些槳果,加入適量的牛奶和冰塊,放入攪拌機裡攪拌幾分鐘,一杯營養豐富並能治療關節炎的飲料就做好了。

  蝦:

  蝦是最受歡迎的水產類食品,也是維生素D的主要飲食來源之一。90克蝦能提供每日所需維生素D的30%,高於一杯牛奶的維生素D含量。另外,蝦還含有歐咪伽―3脂肪酸、維生素C、鐵和維生素B12等。

  蝦容易腐敗變質,因此一定要吃新鮮的。如果一次吃不了,應該盡快把鮮蝦冷凍在冰箱中,這樣可以保存6個月。

  綠茶:

  這種溫和的收斂性茶含有非常豐富的抗氧化劑――茶多酚,研究顯示,綠茶可以有效緩解風濕性關節炎。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誘導小鼠罹患關節炎之後再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綠茶可以使關節疼痛的發生比例減少50%。

  沖綠茶時,時間過短,有益物質無法充分溶出;時間太長,茶則容易變苦。因此,用沸水沖泡3―5分鐘最為適宜。一些科學家還指出,袋泡茶可能比普通茶效果更好,因為茶葉被磨碎後, 更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溶出。

  三文魚:

  它是健康脂肪最重要的來源,含有豐富的歐咪伽―3脂肪酸。而且它不會像其他近海魚一樣,受到汞毒害。除此之外,三文魚還含有豐富的鈣、維生素D和葉酸。 除了可以治療關節炎外,它還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血栓形成,修復受損動脈,降低血壓。

  購買三文魚時應選擇肉質緊密、富有彈性、眼睛明亮且無污濁物的。為了避免增加過多的熱量,最好用低脂方法來烹調三文魚,比如烘焙、水煮、蒸等,還可以加入香菜、百裡香等調味。

  奶酪:

  所有品種的奶酪中都含有非常豐富的鈣質,對骨骼、肌肉和關節組織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此外,奶酪也是維生素B6 和葉酸的重要來源。把硬奶酪切成片放入鍋中和菜一起炖,或者用軟奶酪來拌沙拉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節炎的護理:

  一般關節炎的護理:關節炎患者最怕風冷、潮濕、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通風、干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干燥,經常洗曬,尤其是對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鋪不能安放在風口處,防睡中受涼。

  關節炎的護理還包括:洗臉洗手宜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以能浸至踝關節以上為好,時間在一刻鐘左右,可促進下肢血液流暢。

  對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長期臥床者,應注意幫助經常更換體位,防止發生褥瘡。對手指關節畸形,或肘關節屈伸不利,或兩膝關節及踝關節變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時照顧、處處幫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