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病因 >> 孩子長不高!五大因素

孩子長不高!五大因素

  錯誤一:喂飯喂太飽

  專家表示,人在饑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寶寶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長不高。

孩子長不高!五大因素

  另外,營養過剩,還會讓寶寶性發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這樣的寶寶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會導致骨骺在生長發育期之前提早閉合,最終反而讓孩子成為矮個子。

  建議:寶寶每頓飯只給八分飽的量就夠了。另外,還要注意均衡營養,避免寶寶養成挑食、偏食的壞毛病。要重視每日蛋白質的攝入,同時也不要忽略了綠葉蔬菜和水果。

  錯誤二:宅在家裡不出門

  陽光有助於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長期宅家裡遮天蔽日,寶寶想長高都很難。

  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可以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寶寶生長發育,並能預防貧血和佝偻病。

  建議:帶寶寶多多到戶外走走吧!科學的曬太陽,既能夠促進鈣吸收,戶外活動還能增加寶寶的活動量,對寶寶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建議選擇早上6-10點和下午4-5點曬太陽,每天2個小時為宜。

  錯誤三:整天坐著玩玩具

  寶寶都愛玩玩具,家長會為寶寶買一大堆益智玩具,希望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變得更聰明。但要注意,寶寶長期坐著一動不動,會對身體發育和協調能力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運動時,尤其是走、跑、跳等運動,會拉扯關節,使身體的長骨受力,從而刺激骨骼兩端軟骨的發育,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於寶寶長高。如果寶寶長期不動,就有可能長不高。

  建議:合理安排寶寶的活動,科學掌握好寶寶的運動量,對寶寶長高很有幫助。

  1歲以下寶寶:以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主動運動就是幫寶寶進行一些抬頭、爬行或者翻身練習。被動運動是爸爸媽媽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也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1—2歲寶寶:多練習跑跳、拍球、雙腿跳,有助於長高;

  2—3歲寶寶:跳繩、蹦床、單腿跳都是很好的長高運動,但要注意舉重、長跑、啞鈴等運動就不太利於長高了,看看運動會上這類型運動的運動員就明白了。

  錯誤四:過早叫醒寶寶

  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寶寶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所以,不要以為讓寶寶早睡就行,過早地叫醒寶寶,也會影響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

  建議:不要讓寶寶當夜貓子,寶寶晚上睡覺時,給他營造一個好的睡眠氛圍,保持周圍環境安靜,這樣可以讓寶寶入睡更快。讓寶寶每天保證充足睡眠,盡量讓他早上“自然醒”。

  錯誤五:亂給寶寶補鈣

  有些家長十分注重給寶寶補鈣,生怕寶寶鈣不夠,影響生長發育。

  專家表示: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骨骺線逐漸愈合,骨成熟也在加快。在骨骺線閉合前,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如果骨骺提前閉合,必然會使寶寶的身高受到限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