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誤區 >> 骨結核治療中常見的五大誤區你知道幾個?

骨結核治療中常見的五大誤區你知道幾個?

  一、骨結核是小病,思想上輕視

  中國尤其是落後的農村,人們長期以來以“忍耐”為美德,加之骨結核在初期的時候只會有輕微的疼痛,因此就會常常忽視對骨與關節結核的治療,認為腰、腿關節疼痛不影響吃穿,不是什麼大病,扛一扛就過去了。其實,骨與關節結核長期不治,關節軟骨退變繼續加重,甚至退化,最終導致嚴重疼痛和殘疾的發生。在疾病防治問題上,有一個普遍的規律:處理越早,效果越好,花錢越少。晚治不如早治,早治不如預防。及早治療不僅效果最佳,而且最省錢。有病不治,可能釀成大病,更不合算。

  二、發病初期誤診誤治

  有些患者,認為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按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結果錯過了早期診治骨與關節結核的時機。骨與關節結核按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病例屢見不鮮。因為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關節疼痛的症狀,所以骨與關節結核患者常在沒有確診之前就主觀認為只要有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初期誤診誤治,錯失良機。

  三、使用保健品替代醫藥物治療

骨結核治療中常見的五大誤區你知道幾個?

  “是藥三分毒”的思想觀念使許多患者覺得使用藥物會傷害身體,因而不願長期服用,而是用一些保健品來代替。這是不對的,不管市場上能起強身健體作用或且有滋補效果的保健藥物,宣傳的力度與防病治病的效力有多大,都不能替代對本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針對性殺傷或殺滅作用的藥物。更不應該把保健藥物和治療藥品相提並論,或混為一談,沖擊了治療性藥品的臨床運用。在臨床上經常發現,尤其是成年以後的慢性骨結核病人,因知道治療的藥物副作用大,而另選擇了具有保健性的藥物來替代治療性藥品的位置,還認為能收到治病防病雙豐收的效果。在此,提醒患者,它不能替代治療性藥物的位置。保健品在治療性藥物參與的基礎上合情合理地使用,對本病的治療是一種輔助手段,對治療本病有好處,但不能完全替代。

  四、骨結核是全身疾病,容易復發,無藥可醫

  這是長期以來西醫治療效果不佳,給人們帶來的片面的主觀認識。西醫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常規療法無非是抗結核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而這兩種方法都有著明顯的不足之處:抗結核藥物很難滲透到骨組織中,導致很多患者病情反復發作,所以治療骨結核的效果不理想,而且利福平等抗結核藥物對於肝腎功能的破壞,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抗結核醫物敬而遠之;手術治療則只是為了促進結核病灶的靜止和愈合,卻無法保證徹底消除致病菌,因此“無法清除病灶”是手術效果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治療骨結核,大量補鈣即可

  有些人認為鈣大量流失會造成骨質疏松,骨質疏松引起骨與關節結核,所以需要大量補鈣,殊不知,人體骨質由三分之二鈣和三分之一的有機質組成,骨質疏松是由於鈣和膠原蛋白長期流失造成的,而骨與關節結核的本質在於先天不足或腎虛,氣血失和,風痰寒濁,聚集而損傷骨,本病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陰虛內熱,這是各種結核病所固有的本質,因此認為只要補鈣就可以治好骨結核純粹是天方夜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