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運動是一項運動強度比較大,訓練比較枯燥的體育運動,特別是隨著我國自行車運動的開展和逐漸普及,傷病已經成為了阻礙我國自行車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而很多的業余騎行車友是半路出家,時常因為騎行姿勢不正確,或者遇到緊急情況下沒有足夠的經驗應付等情況造成損傷。下面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自行車運動損傷及處理辦法。
自行車運動損傷最常見的就是膝蓋受傷。 騎車是膝蓋鍛煉的一種非常理想的方法。醫生也會推薦膝蓋不好的人踩腳踏車來鍛煉。這是因為騎車時膝蓋基本不承受任何壓迫,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受到外力的沖擊,其伸展幅度也是在膝蓋的正常活動范圍內。不過研究顯示,如果騎者操作不當,膝蓋也會受傷。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占所有膝蓋受傷的80%左右。自行車是完全對稱的,但人的身體並不完全對稱,人體的各種差異(如雙腿的長度不同,扁平足等)在騎車過程中都會暴露出來。騎車兩個小時,膝蓋大約需彎曲一萬次! 處理解決方法 把坐墊調整到合適的高度,坐墊的高度一般有兩種方法來定,一是跨長*0.886,還有一種是座到車上用腳後跟踩到腳踏最低點正好伸直腿的坐墊高度! 膝蓋受傷後,如果能動,仍需保持合理的運動量! 不要使用傳動速比太大,蹬起來比較費力的齒輪! 上自鎖腳踏,它能更正你不正確的蹬踏方式,保護你的膝蓋! 另外,選擇好適合自己尺寸的自行車也很重要,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護你全身的骨骼不受運動時的影響。同時,在騎行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 經常的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還能起到很好的減壓作用,但是在運動時常常會有人受傷。一般的小傷對於經常運動的人來說往往都會被忽略,認為根本就不用管它,過一段時間自己就會好。但是,千萬不要忽視了這些所謂的“小傷”,因為它很可能就是你日後所患一些病症的根源。 專家提示,運動時或運動後身體關節出現以下症狀:如不小心扭傷了膝、踝等關節後,出現關節腫痛或積液;走路時,膝關節“咔咔”作響或關節“卡住”;活動時感覺膝關節松動、不穩,不敢快跑;不能或不敢在跑步中急轉彎;不能在跑步中急停;走路時經常腿出現“打軟”或“脫臼”感;經常出現關節腫痛或積液;出現傷側腿明顯“變小”或關節僵硬;40歲以上的人在爬山或走樓梯後明顯感覺膝關節疼痛;肩關節受傷後無力抬起或疼痛;肩關節僵硬或活動時出現明顯的響聲;肩關節反復脫位;踝關節經常性或習慣性扭傷,每年超過5次……這時就不應再繼續忽視,因為這些症狀表明關節已經出現了難以自行修復的損傷,應該立刻去看骨科醫生。 不少醫院目前對運動損傷缺乏足夠的重視。不久前,張先生踢完足球後發現右側膝關節酸痛、無力,不能快走,球也踢不成了。他到附近醫院去過很多次,醫生總給他開些消炎鎮痛的藥,症狀始終未見好轉。最後他到鄭州濟華骨科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他的膝關節前十字交叉韌帶在運動中受了損傷,外側半月板也有撕裂,必須進行韌帶重建及半月板切除手術。 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合理的運動,並且要注意循序漸進,造成膝蓋受傷,老少都會造成身體受到影響,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進行保健身體,並且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注意護理方法,科學地進行自我鍛煉,有效地進行避免,以免造成更多困擾,影響到身體。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