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髒,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髒瓣膜病變。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風濕性關節炎的認識不足,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導致病情被耽誤。我院專家表示:有效的避免風濕性關節炎,生活中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精神愉快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精神活動狀態有密切的關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方面,遇事要注意不可過於激動或長期悶悶不樂。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開闊,生活愉快,進而使身體健康,要記住“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2.避免受風、受潮、受寒 大部分患者發病前或疾病復發前都有受涼、受潮等病史,提出了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較多,是“百病好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不要貪涼、空調不能直吹、不要暴飲冷飲等,秋冬季節要防止受風寒侵襲,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凡是能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就強,很少患病,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內經》說過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