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上承頭顱下接軀干,神經血管分布交錯密集,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些疾病似乎與頸椎“風馬牛不相及”,實則關系密切。其中,因頸椎不好頸椎病而出現高血壓,就很常見。
隨著年齡增長,動脈硬化和頸椎的退行性變逐步加重。一旦頭位改變時,第二頸椎變尖的鉤突或椎體發生退行性變化,就容易碰上旁邊的椎動脈,從而影響同側椎動脈的血液供應。
如果對側的椎動脈狹窄到一定程度,不足以代償供血,就容易出現眩暈、嘔吐、眼花等,並伴隨有血壓升高或降低的現象,尤以血壓升高為多。因而這被稱為“頸源性高血壓”。
有數據顯示,這類高血壓多發於40—50歲,男性多於女性。45歲以上高血壓合並頸椎病變的發生率為82.3%。
特別之處
這類高血壓有些“特別之處”。如患病初期,患者的血壓升高或降低,往往與頸椎病發作同步。多是出現頸後部疼痛、頭痛或頭暈等頸椎病症狀時,血壓異常改變;頭頸部症狀緩解後,血壓亦隨之平穩。
預防“頸源性高血壓”。需要注意哪些呢?
1、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
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3、注意頸肩部保暖
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睡覺。
4、要早徹底治療
頸肩、背軟組織勞損疾病,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5、改變頭部體位
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6、姿勢端正
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