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山大的膝關節
熱愛運動的初中生小明對此感受頗深,他的膝蓋再次受傷了,緣於前幾天的籃球比賽。當時他跳起來搶斷了對方,誰知道被對方在空中撞了一下,聽到膝蓋發出“咯嗒”一聲,下地後就再也走不動了。“受傷”經驗豐富的他急忙讓隊友找了各種接近0度的東西——冰水、冰棍等敷著,還墊高了傷腿,第二天到醫院裡做核磁共振檢查顯示,前叉韌帶斷裂、雙側半月板均有損傷,需要手術。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於領副教授表示,這是一個膝關節常見運動性損傷的典型例子。膝關節是人體內最大的關節,是大腿與小腿之間的活動樞紐。由股骨內、外側髁、胫骨內、外側髁與髌骨共同構成,前後有十字韌帶,牢固地連接股骨和胫骨,防止胫骨向前後移位;兩骨之間有內外兩片纖維軟骨,可以保護關節面、緩沖震動、減少摩擦;膝關節囊內外兩側各有一條副韌帶,加強關節囊兩側壁的同時,還可以限制膝關節向兩側運動。在行走受力時,膝關節的負荷達體重的3.02倍;在上樓梯或走斜坡受力時,負荷達體重的4.25倍,在跑跳等運動時,這個數字可能上升到11倍。 半月板和相關韌帶最脆弱 據介紹,籃球運動中,無論防守還是進攻,常常需要將膝關節處於半蹲位,便於身體突然變向、跨步、轉體、前撲、後退、蹬踏、起跳、騰空等,因而也容易發生半月板損傷。足球運動員射門、乒乓球運動員扣球或是運動時發力不正確也是容易發生此類損傷。此外,膝關節周圍缺少肌肉保護,其穩定性主要依靠周邊韌帶來維持。膝韌帶有很多條,能保護膝關節,防止向前、後、左、右各個方向過度運動。由於膝關節活動度大,且承受身體的重量,運動中若受暴力沖擊,便很容易損傷韌帶。 韌帶常見損傷有以下兩種:側副韌帶損傷和前後交叉韌帶損傷。據介紹,一般情況下側副韌帶損傷,多數不需要手術治療,經過足夠長時間(約六周)的固定制動和康復治療後,多數能自行愈合,但是如果出現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或者撕脫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多需要手術修復。而交叉韌帶方面,若運動員前交叉韌帶斷裂,需要在關節鏡下做手術重建;若普通人交叉韌帶損傷,可以通過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和神經肌肉控制鍛煉,獲得膝關節的穩定。 受傷急救首選冰敷 王於領指出,一旦發生膝關節扭傷就要馬上治療,大部分關節扭傷屬於軟組織拉傷,處理方法正確與否,對傷情恢復至關重要。在不需要手術的情況下,治療一般分三個階段: 早期(傷後48小時內):米飯(RICE)原則來治療,即是經典的休息/制動、冰敷、加壓和抬高患肢,案例中的小明做法是正確的,他進行了冰敷,還抬高受傷部位,大量的臨床案例證明,如果能在傷後短時間內減少腫脹發生,可縮短日後的康復過程。有條件的可用繃帶加壓包扎,既可降低腫脹程度,又可固定、限制傷處。在這個階段,切忌給傷處按摩和熱敷。 中期(傷後48小時至兩周):此時可用熱水袋、熱毛巾等敷患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新陳代謝。還可用止痛藥膏、藥油按摩,按摩時間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可輕微活動受傷部位,以利消腫。也可同時服用活血化淤藥,但要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晚期(兩周後):以主動恢復鍛煉為主,逐漸增大運動幅度和力量。要注意以“不痛不累不難受”為基本原則,可繼續采用理療、按摩等方法。但不要認為已完全恢復,馬上又參加劇烈運動,否則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還極易使損傷轉為慢性,大大增加治療難度。有時還要留意患者有沒有與受傷相關的心理問題,要請專業的心理醫師和心理治療師幫忙,才能達到身心的全面康復。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