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飲食禁忌 >> 痛風症預防做到:從吃裡來 從吃裡去

痛風症預防做到:從吃裡來 從吃裡去

  老趙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今年52歲,身高169厘米,體重83千克。一天夜晚右腳大拇趾突然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血尿酸為590微摩爾/升,被診斷為痛風病。在醫生的建議下,老趙來到了營養門診。經過詢問,營養醫師發現他的飲食習慣中存在很多促使痛風病發作的不良因素。

  飲食習慣促使痛風病發作的不良因素

  1、大量飲酒。

  年輕時老趙喜歡結交朋友,經常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吃飯喝酒。後來養成習慣,即使自己吃飯時也總想喝點酒。從30歲開始,他每天喝半斤左右白酒,至今喝了20多年,結果40歲不到,啤酒肚就挺了起來,體重最高時達85千克。體檢時發現血脂增高。

  2、常吃葷菜,不常吃素菜。

  牛、羊肉吃得多,蔬菜、水果吃得少。老趙年輕時在新疆農場插隊,所以,對牛、羊肉情有獨鐘,尤其愛吃紅燒肉及排骨湯。有時干脆以肉為主食,飯菜吃得都很少。在吃肉的同時,往往要喝白酒助興。

  3、常吃海鮮。

  1982年老趙結束知青生活後,在一家沿海農場工作時養成習慣,就是靠海吃海。吃海鮮比較方便,再加上朋友都告訴他海鮮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可以放心食用,於是老趙又愛上了海鮮。尤其愛吃秋季大閘蟹的蟹膏、蟹黃。

  總之,老趙一日三餐,雞、鴨、魚、肉必有,而且每頓都十分豐盛,蔬菜和水果攝入則少得可憐。

痛風症預防做到:從吃裡來 從吃裡去

  針對老趙的飲食習慣特點,營養醫師分析老趙發病原因:血尿酸水平持續增高是誘發痛風病發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尿酸來自於體內核酸的分解和飲食中富含核酸的食物,核酸分解產生嘌呤,再形成尿酸。因為家裡沒有明確的遺傳因素,所以其痛風病發作與飲食關系十分密切。

  吃出來的痛風病

  長期飲酒,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酒精尤其是糧食釀制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乳酸,而乳酸對尿酸的排洩有競爭性抑制作用。故一次大量飲酒,就可使血尿酸含量明顯升高,誘發痛風病發作。

  愛葷不喜素,一方面,各種肉類及海鮮中嘌呤含量很高,會直接增加血尿酸的濃度;另一方面,肉類屬於酸性食品,蔬菜水果是鹼性食品,長期偏食肉類及海鮮而少吃蔬菜水果,會造成血液偏酸,也不利於尿酸的排洩。常吃紅燒食品,長期高脂肪飲食也會影響尿酸的排洩。所有這些,日積月累,造成老趙血尿酸水平增高,都成了老趙痛風病發病的原因。

  營養醫師提醒:控制血尿酸水平,預防痛風病的發作,飲食要注意

  1、要戒酒。

  2、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喝6杯以上,將近3000毫升水,以促進尿酸的排洩。

  3、要限制葷菜的攝入。在急性發作期間要嚴格禁止吃肉類及海鮮,要補充蛋白質可適當多吃牛奶和雞蛋,因為牛奶和雞蛋嘌呤含量低。平時可以少量吃一些雞、鴨、魚、肉類和海鮮食品,但一定要注意烹調方法,將肉切成絲或片,先在水裡汆一下,除去部分嘌呤,再烹調加工。各種肉湯、魚湯、火鍋湯含有大量嘌呤,不喝或少喝為宜。各種動物內髒富含嘌呤,也屬禁忌之列。各種植物的種子像黃豆、扁豆、四季豆、花生等嘌呤含量都很高,應該少吃。蔬菜除了菠菜、花菜、蘆筍、菌菇類之外,一般嘌呤含量都很低,可以放心食用。

  4、要注意低脂飲食,能量攝入不要超標。肥胖患者還要減輕體重,這也是治療痛風病的一個重要內容。

  後記:在營養醫師的指導下,老趙開始嚴格“管制”自己的飲食。不久,老趙欣喜地發現,腳趾再也不疼了,到醫院去檢查自己控制飲食的戰果,發現血尿酸也下降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