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落枕後如何讓你脖子活動自如

落枕後如何讓你脖子活動自如

  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

  一、主要病因

  落枕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痺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落枕後如何讓你脖子活動自如

  二、臨床症狀

  落枕的臨床表現為晨起突感頸後部,上背部疼痛不適,以一側為多,或有兩側俱痛者,或一側重,一側輕。多數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由於疼痛,使頸項活動欠利,不能自由旋轉,嚴重者俯仰也有困難,甚至頭部強直於異常位置,使頭偏向病側。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摸起來有“條索感”。

  三、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法

  (1)熱敷: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2)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雲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3)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4)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5)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6)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7)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另外,有一部分中成藥亦具有不錯的療效,李氏骨寧貼是結合了針灸與藥物的原理,在臨床上具有不錯的療效;

  (二)按摩法治落枕

  按摩法一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並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鐘。

  ⑤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且不可用力過猛。

  按摩法二

  從心向下,聳肩縮頸,然後脖子慢慢轉到左邊看到肩,再從左邊慢慢轉到右邊,再轉回到左邊依次做七八次。一下不能做七八次,可以少做,每天堅持活動一次。

  (三)牽引療法

  對於落枕後是否用牽引療法,則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可以像頸椎病一樣采用颌枕托牽引,且重量可適當加重,常用重量為4公斤一7公斤,牽引時間為20一30分鐘。但也有人認為,落枕後牽引不僅無效,反而使疼痛加劇。在與頸椎病頸型作鑒別診斷時,若用兩手稍用力將患者頭頸部向上牽引時,頸型頸椎病症狀可消失或緩解,而落枕者則疼痛加劇。一般認為,因為落枕後肌肉處於痙攣狀態,所以牽引時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講究,過輕往住效果差,過重又易加重損傷。因此,可用其它方法進行治療。當然,是否使用牽引療法,也可以在臨床工作中進行探討、研究。有些醫院應用牽引療法治療落枕已積累了不少經驗。根據實踐,也可使用牽引療法。

  (三)物理療法

  落枕的物理療法主要為電興奮療法。將一電極置於痛點,另一極置於其周圍,電極間距2厘米一3厘米。治療後,患者作頭部運動數分鐘。每日1—2次,數日即可痊愈。亦可用局部照射、局部旋磁療法及局部冷療法或濕熱敷法治療。

落枕後如何讓你脖子活動自如

  (四)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風門、肩井。

  阿是穴位置:頸部壓痛最顯處。

  (2)治法

  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規消毒後,以三稜針快速點刺3~5下,或用皮膚針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積,可相當於罐具口徑。然後,選用適當口徑之罐具吸拔。配穴可取1~2個,針刺得氣後,留針,再於針上拔罐。吸拔時間均為10~15分鐘。起罐後,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鐘。每日1次,不計療程。

  (五)體針

  法一

  (1)取穴

  主穴:懸鐘、養老、後溪。

  配穴:內關、外關、中渚、陽陵泉。

  (2)治法

  以主穴為主,每次僅取一穴,效欠佳時,加用或改用配穴。懸鐘穴,直刺1.5~1.8寸深,用強或中等刺激,得氣後留針15~20分鐘;養老穴,針尖向上斜刺1.5寸,使針感傳至肩部;後溪,直刺0.5~0.8寸,得氣後捻轉運針1~3分鐘,亦可加電針刺激,頻率40~50次/分,連續波。配穴,用常規針法,深刺,務求得氣感強烈。在上述任一穴位針刺時,均須要求患者主動活動頸部,范圍由小漸大。留針均為15分鐘,每日1次。

  法二

  (1)取穴

  主穴:大椎。

  配穴:肩井。

  (2)治法

  令患者端坐於椅上,頭向前傾。取准穴後,針尖偏向患側進針深度約0.5~1寸,使針感向患側頸、肩部傳導,得氣後,操作者用一手按患側肩井穴,讓患者作最大限度左右活動頸部,同時,另一手捻針3~4分鐘。如效果不顯著,取艾條長約5cm,插於針柄上點燃,至灸完後起針,穴區加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六)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頸、神門。

  (二)治法

  雙側主穴均用。取綠豆1~2粒,置於以市售活血止痛膏或傷濕止痛肓剪成的1×1平方厘米的方塊中,粘貼於所選耳穴,將邊緣壓緊。之後,按壓該耳穴0.5~1分鐘,手法由輕到重,至有熱脹及疼感為佳,並囑患活動頸部2~3分鐘。要求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次,貼至痊愈後去掉。

  四、預後

  落枕症狀緩解後可行頸部功能鍛煉,以增強頸部力量,減少復發機會。方法如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分別作抬頭望月,低頭看地、頭頸向或後轉,眼看右方、頭頸向左後轉,眼看左後方、頭頸向左側彎、頭頸向左後轉,眼看左後方、頭頸向左側彎、頭頸向右側彎、頭頸前伸並側轉向左前下方、頭頸前伸並側轉向左前下方、頭頸轉向右後方上方、頭頸轉向左後止方、頭頸各左右各環繞1周。以上動作宜緩慢,並盡力作到所能達到的范圍。

  落枕起病較快,病程也很短,1周以內多能痊愈。及時治療可縮短病程,不以治療者也可自愈,但復發機會較多。落枕症狀反復發作或長時間不愈的應考慮頸椎病的存在,應找專科醫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