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症。鄭州市骨科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郝利民說,治療跟痛症,主要是消除局部炎症、控制組織增生、粘連,而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易穿著厚、軟鞋底鞋子,最好是牛筋底的。
“患者多表現為早上起床的時候,腳後跟不能著地,疼痛劇烈,稍稍活動後好一點,這就是典型的跟痛症。”郝利民說,跟痛症常見的病因是跟腱止點周圍炎、跟骨下脂肪墊炎、跖腱膜炎,常伴有跟骨結節部骨刺形成,多見於40歲~60歲的中老年人及肥胖者。
“跟腱止點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經常穿高跟鞋,鞋的後面與跟骨結節之間反復摩擦,導致跟骨結節處滑囊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發生跟痛。”郝利民介紹說,跟骨下脂肪墊炎患者一般有外傷史,多因走路時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損傷,引起跟骨負重點下方脂肪組織損傷,局部充血、水腫、增生。
“治療跟痛症,主要是消除局部炎症、控制組織增生、粘連。”郝利民說,對早期患者采用超激光治療儀可迅速消除局部炎症,解除疼痛;對病情較重者可選擇局部注射,組織增生、粘連較多則用小針刀技術松解,“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穿著厚、軟鞋底的鞋子,最好是牛筋底的,這樣可以減緩鞋後跟與跟骨結節之間的摩擦,減輕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