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中醫骨科 >> 膝關節腫痛的針灸療法

膝關節腫痛的針灸療法

  膝關節腫痛多因肝腎不足,筋膜失養,寒濕凝聚,或痰濕流注,或外傷瘀血,或內傷而致經脈瘀阻,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生積液腫脹疼痛或有骨質增生而致。采用下法針灸治療可消腫祛瘀,清痰止痛,改善症狀。

  方一:適應於膝腫痛(滑膜炎),積液明顯,功能障礙。

  取穴:鶴頂、膝眼、阿是(尤應注意內膝眼附近的壓痛點和梁丘穴下方的積液處)、血海、梁丘、足三裡、三陰交、陽陵泉、陰陵泉。

  治法:將粗火針在酒精燈上燒通紅至發白,迅速刺入消毒好的鶴頂、膝眼穴及腫脹高突明顯處(阿是穴),深約1~1.5cm;梁丘穴下方擠液法:按壓雙膝眼和梁丘穴即可診斷積液多少,快速出針後,擠壓出液,再用閃火法拔罐留置20~30分鐘,使之出血出液。同時用毫針刺血海、梁丘、足三裡、三陰交、陽陵泉、陰陵泉等穴,施以捻轉提插平補平瀉手法,令針感下傳至足部,每7天一次,針後囑病人注意針孔勿進汗進水,禁食辛辣之物,一般經針8~10次可消除積液,再鞏固3~5次即愈。發涼和疼痛明顯者可結合運用火針,刺入上述毫針之旁。運用火針刺法,尤宜注意掌握無菌消毒、夏淺冬深的原則,足部如八風穴之類勿點火針,糖尿病患者更宜慎用,以防感染。

膝關節腫痛的針灸療法

  方二:適應於膝痛,無積液者。

  取穴:血海、阿是、膝眼、犢鼻、鶴頂、陽陵泉、陰陵泉、足三裡。

  治法:先用毫針刺上述諸穴,針入1~2分許,得氣後留針,膝眼穴及犢鼻穴可通電針20分鐘。治1~3次療效不快者,可酌情用強的松龍混懸液小劑量穴位注射,每穴注0.2~0.3ml,總量為2.5~3ml,沿毫針針身邊緣注入,每周兩次,(注射藥液兩次後請勿再注)。並可結合方一的治法酌情運用。

  方三:適應於膝痛屈曲,膝關節不能放平,委中穴疼痛明顯者。

  取穴:委中、委陽、陰谷、承山、昆侖、太溪、懸鐘。

  治法:委中穴用三稜針點刺放血,然後拔火罐,其余穴位用毫針常規針刺,根據穴下氣感,虛補實瀉。

  方四:適應於膝痛,紅腫,功能障礙,屬熱痺者。

  取穴:太白與公孫穴之間的靜脈顯露處。

  治法:用三稜針點刺出血十數滴後,再囑患者屈伸下肢十數次,必要時由醫師握踝幫助患者運動,一般可當時緩解膝痛,改善功能。另可酌情於足三裡、三陰交、陽陵泉等穴小劑量注入地塞米松5mg加強的松龍混懸液2ml、利多卡因2~3ml、可求快速止痛,配合治療。(穴位注射激素藥大多數遠期療效不好,且副作用大,能不用最好不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