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應用按摩手法治療,多能收到良好療效。本文介紹的按摩手法以牽引為主,有整復椎體滑脫,擴大椎體間隙,消除腫脹,分解粘連,緩解神經根壓迫和交感神經刺激症狀,解除肌肉和血管痙攣等功能。但必須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注意排除禁忌證如頸椎結核、腫瘤等病;二是手法必須溫柔和緩,操作耐心細致,禁用猛烈急驟地旋轉扳動頭頸的手法,以免造成骨折、脫位,引起顱底血循環障礙的危險。
1.准備手法
患者坐位,術者立於患者對面身側。按壓合谷、陽溪、陽谷、曲池、小海穴各半分鐘。
2.治療手法
(1)按壓天鼎、缺盆穴各半分鐘。
(2)按壓缺盆穴後,拇指向外上方移動約半厘米處,向後下方再按壓半分鐘。
(3)術者拇指沿兩側頸後肌向下滑行至大椎穴處,兩拇指指端相對,用力橫向按壓,患者頭部同時後仰傾斜,按壓半分鐘,然後在兩側肩上部由頸根部至肩井穴處分3點按壓。
(4)按壓附分、魄戶、膏肓、神堂穴各半分鐘。
(5)術者左前臂肘屈,自後側插於患者右腋下,右手持患腕略向下壓,左前臂用力向上向外提肩牽引1分鐘。
(6)按壓極泉、曲池、小海穴各半分鐘。
(7)術者左手四指搭於右肩上,拇指頂於肱骨頸後側。右手持腕向前外側拔伸,同時左手拇指向前頂送,患肢再向後伸,反復數次。
以患肩為中心,右手持腕先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再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反復數次。再持腕用力向前拔伸數次。
(8)術者兩拇指放於頸後側,兩指相向,由上向下滑行,兩拇指對擠3次。
(9)術者兩拇指放於大椎穴兩側,先向中線推擠,再滑向上,繼而向下用力按壓半分鐘左右,起手時向上壓挑,並向外旋轉放松。
(10)術者立於患者背側,兩前臂尺側置於患者兩肩上。用兩手掌托住兩側下颌,拇指頂於風池穴處,用力向上拔伸頭部,使頭稍向前傾。拔伸1分鐘後逐漸放松,拇指在原處向外旋轉。然後兩拇指在頸後肌兩側向中線對擠並向下滑行,至第七頸椎平面為止,反復2~3次。
(11)囑患者用兩手用力抓住坐凳,術者用兩手抱住頭部兩側,拇指置於耳後,向前上方牽引頸椎。半分鐘後在牽引下,將頭先向健側徐徐旋轉 45°,在徐徐轉向患側45°,然後轉回中立位。在輕度牽引下將頭前屈、後伸,繼而在稍前屈位,將頭再作左右旋轉各1次,速度可稍快些。最後全部放松,回復原位。
(12)術者立於健側後外方,左手扶於頭頂,右手扶於患側肩頂部,兩手做相反方向分離,以牽引其患側頸部。同法施於對側。
(13)術者兩拇指在頸後肌兩側向中線對擠,並向下滑行,至第七頸椎平面止,反復2~3次。手法宜輕快。
(14)術者兩拇指放於第一胸椎棘突兩側旁開1厘米處,兩拇指向中線擠壓,至中線時,拇指向上外方施轉。下移至第二胸椎平面操作,直至對擠至第十二胸椎平面為止,反復2~3次。手法要求深透流暢。
(15)術者兩手分別搭於兩肩根部,拇指在肩後側,四指在肩前側,兩手用力抓捏兩肩部肌肉,並向外側滑行抓至肩峰為止。反復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