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折 >> 關於骨折 >> 沒骨折也要打固定石膏,骨科醫生可沒騙人

沒骨折也要打固定石膏,骨科醫生可沒騙人

  踝關節是運動中最常見的受傷部位,25%的運動損傷發生於踝關節。大多數通常認為的危險因素在科研文獻中都存在爭議,唯一一個有大量文獻證據支持的危險因素是既往踝關節扭傷史,特別是近幾年的扭傷。有研究表明在軍人和運動員中,既往有踝關節扭傷史的人再次扭傷的風險會增加兩倍。其他諸如肌肉力量、性別等因素都被認為和踝關節扭傷有關,但沒有足夠的文獻證據支持。

沒<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gkpd/gkjb/gz/'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gkpd/gkjb/gz/' target='_blank'><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gkpd/gkjb/gz/'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gkpd/gkjb/gz/' target='_blank'>骨折</a></a>也要打固定石膏,骨科醫生可沒騙人

  踝關節大概是這麼個模樣:小腿這邊是胫腓骨,形成前後開口的凹槽;腳那邊是距骨,可以填充配合到凹槽中。外面包著關節囊和韌帶。外側有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

  距骨前面寬後面窄,所以足背屈(腳尖向上勾)的時候,寬的部分在凹槽中,不容易內外翻,穩定性比較好;而足跖屈(腳尖向下踩)的時候窄的部分在凹槽中,踝關節更不穩定,容易內外翻,再加上內側韌帶比外側韌帶強韌,多數的扭傷發生時足是跖屈,內翻的,外側韌帶被拉傷。

  踝關節放松時,以及走路的邁步階段,所處的位置是輕微跖屈、內翻,也就是腳尖稍向內,指向地面。很不幸,這恰恰是踝關節最容易扭傷的位置。這時只要一個微小的阻礙——可以是不平坦的地面也可以是不正確的姿勢——使得踝關節進一步跖屈、內翻,外側韌帶不再能承受壓力,最終造成踝關節強力內翻,踝關節扭傷就發生了。

  按照最常用的西點踝關節扭傷分級系統(West Point Sprain Grading System),踝關節的扭傷按嚴重程度可分為三級:

  I 級是指距腓前韌帶牽拉而功能損失很小,踝關節活動不受限,沒有機械不穩定的證據;

  II 級是指距腓前韌帶部分撕裂伴中度的腫脹壓痛,有輕至中度的不穩定和功能丟失;

  III 級是指ATFL&plusmn;CFL的完全撕裂,伴有嚴重踝關節腫脹,淤血和功能喪失,踝關節不穩定嚴重,通常不能負重。

  是否打石膏,取決於扭傷是哪個級別。美國骨科學會(AAOS,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推薦:II 級、III 級損傷須要制動,石膏或者支具都是制動的方式。其中 II 級損傷稍微輕一些,可以用空氣夾板制動,就是下面這貨。

  那麼,實際操作中如何判斷扭傷的級別呢? X 線在骨科主要用來看骨性結構,看不到上述幾條韌帶的;韌帶用 MRI 看是最准確的,但是太貴;B 超便宜、方便、有效,但國內用得不多。所以韌帶的斷裂與否,一般都是通過一些間接征象來判斷,比較標准的方法是前抽屜試驗,距骨傾斜試驗:

  前抽屜試驗:稍微跖屈對距腓前韌帶產生最大張力,一手握胫骨。一手托跟骨向前移腳,位移較對側增加提示距腓前韌帶斷裂,位移極度增加則提示跟腓韌帶斷裂。

  距骨內翻試驗:固定胫骨,內翻患足,角度大於健側考慮跟腓韌帶斷裂。

  檢查方法有了,處理意見也有了,看起來好有道理,但在臨床上這兩種查體方式往往是沒有可行性的。你腿正痛著的時候,會願意讓別人來回玩哦不對我是說來回檢查嗎?

  所以,這兩個試驗一般是運動醫學科在用,對一些慢性的損傷,或者手術麻醉以後進行。AAOS 網站對病人解釋了:雖然檢查會很疼但仍然是有必要的,因為醫生有必要知道哪個韌帶斷了;然而國內基本上不會去查,而是根據一些經驗性的標准,比如淤血嚴重或者內外翻的時候出現嚴重的疼痛,就認為韌帶損傷嚴重,打一石膏利於韌帶在正確的位置愈合。

  也許有的知友會問:對於嚴重的韌帶斷裂,難道不應該做手術縫上?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如果保守治療沒能恢復踝關節穩定性,那需要做手修補或重建韌帶;但是否傷了之後馬上就要手術,目前還有爭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