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也是大家經常和疼痛聯系的一個詞,也是大家經常很模糊理解的一個詞,也是容易被某些藥廠所忽悠的一個詞。骨刺是人衰老的一種表現,骨刺的產生是人體的正常反應,是有益的,大多數骨刺不會導致疼痛。
骨刺的產生點都是骨骼,關節的邊緣,末端,尤其是腱–骨交界處。它的形成過程是:年輕的時候,如果腱在骨的表面上形成100N/CM2的拉力,對應的骨點需要承受這麼大的力量,當人衰老後,骨的內部的框架結構開始崩解(COLLAPSE),或者叫微骨折(MICROFRACTURE),可以說是骨質疏松的一種結構上的細微改變。這時候,肌腱對應點的骨皮質的強度下降,不能勝任100N/CM2的拉力,骨的皮質表面開始對於這種衰老和不勝任產生自身反饋(FEED-BACK),在肌腱的旁邊增生隆起骨刺,加強這一點的力量,恢復到100N/CM2的拉力,骨刺就形成了。可以想象,如果非要去除骨刺,人體會在同一點上重新增生出骨刺。
骨刺實際上是X線上的一種表現,其實稱不上為病,也不是臨床上的診斷。
脊柱上的骨刺常見於椎體的邊緣,嚴重的骨刺甚至會上下椎體的骨刺相連形成骨橋,這裡的骨刺形成是這一個椎體單元不穩定的標志,主要是椎間盤退變引起的不穩,人體自然的反應是邊緣加固,增加椎體周圍的力量,維持脊柱的穩定性。
跟骨的骨刺大多數在足底,跖腱膜的起點,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人的衰老,足部的內在肌肉力量下降,足的縱弓塌陷,跖腱膜受到的刺激增加,同時存在跟骨內部的骨小梁結構的崩解,跖腱膜的止點會增生出骨刺,但是部分人的跟痛和這個骨刺無關。
關節周圍的骨刺,以最常見的膝關節為例,多數在胫骨平台邊緣和髌骨上緣,產生的原因是由於股四頭肌的反復牽拉或者關節囊的牽拉刺激,目的也是為了維護膝關節的穩定性,可以反應膝關節退變的程度。臨床上經常聽病人講,“治療骨刺這麽長時間,關節還是疼痛”,可見有些人就是認為切除或者治療骨刺,就沒有疼痛了。而他不知道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骨刺只是標志,疼痛的原因並不在骨刺,而在於關節內的軟骨改變無法恢復。
年輕人的骨刺,如果年輕人偶爾拍片發現骨刺,多數是因為外傷導致骨刺形成點的出血,局部血腫機化形成骨刺,這時多數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存在關節不穩,進而是否需要治療。比如劉翔在跟腱和跟骨交接點內形成的骨刺就是這種情況。還有另外一種少見的情況,某些免疫系統疾病或者代謝性疾病,在某些腱-骨交界點形成異常的增生,形態上也是骨刺,但是病因相差很遠。總之年輕人的骨刺不是生理性的,多數是病理性的,需要更多關注。
但是,有些病人的骨質增生相當嚴重,甚至已經產生了關節的變形,患者仍不願意接受手術,認為骨質增生只影響關節活動,忍一忍、少活動就行了。其實,它的影響遠不止如此,其危險包括:
容易導致骨折:嚴重的骨質增生會造成行動不便,這樣容易導致在活動中發生意外,摔倒後造成骨折。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更嚴重的是老年人發生骨折後容易產生各種並發症,甚至導致生命危險。例如,老年人常見的髋部骨折中,死亡率可以高達25%左右。
影響內科疾病的控制:膝關節的骨質增生影響人體的活動,不利於平時的鍛煉,因此,容易造成體重的不斷增加;反過來,體重的增加又加重關節的負擔,加重骨質增生,進一步影響活動。大家知道,很多情況下適量的活動有利於內科疾病的控制,例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骨質疏松等等。
因此,對於嚴重的膝關節骨質增生不要懼怕手術,膝關節置換術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有利於內科疾病的控制,避免發生意外產生骨折。
骨質增生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關節病,隨著年齡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65歲以上人群大多數受影響,75歲以上的人群80%受影響。
相關因素
(一)飲食與體重
肥胖增加了對關節的壓力(尤其是膝關節),減輕體重既能減輕症狀,又能改善關節功能,只要減輕幾公斤體重,就可以緩解症狀;維生素D下降時OA進展較快。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孫炜
(二)體力活動
1、危險因素:膝關節手術史、關節外傷史、重體力勞動等。因此,民間常說的,通過劇烈活動將骨刺磨掉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應該避免爬山、爬樓等負重活動,這樣容易加重關節的磨損。
2、神經肌肉的調控:康復鍛煉可改善對神經肌肉的控制,加強股四頭肌的鍛煉可以減輕疼痛、改善功能及生活質量。可以選擇游泳、騎單車等運動,這些活動既能鍛煉肌肉力量,控制體制體重,又不加重關節負重。
藥物治療
(一)老年人用藥物特點
據統計,美國25~50%的老人受疼痛的困擾,專家指示對老年人疼痛最普遍的處理方法是使用止痛藥。老年人用藥特點:
1、對藥物耐受性低,易產生不良反應;
2、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往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易發生藥物間交叉反應。
(二)常用藥物:
1、非甾體類抗炎藥,如扶他林、芬必得、科芬汀、西樂葆等。此類藥物抗炎止痛效果是肯定的。但約有15~20%出現胃、腸潰瘍,約2-4%出現出血、穿孔;>70歲的女性加上有心髒病、潰瘍病史者危險性增加。COX-2特異性選擇藥西樂葆具有與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萘普生等相似的消炎止痛效果,但不良反應明顯下降。
2、輔助藥物的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同時具有症狀改善和結構修復雙重作用,而不僅僅停留在對症治療。目前市場上的此類品種有維骨力、葡立等。但是,它們適用於輕度、中度關節炎,對於嚴重的關節炎、甚至出現膝關節內翻的情況下不適用。
3、透明質酸鈉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鈉如阿爾治、施沛特等,具有潤滑及保護軟骨的作用。對於輕中度骨關節炎有較好的療效,但是應該注意嚴格無菌操作,減少感染的機會;在關節積液較多的時候不建議使用,同時注意,注射後不要劇烈活動,避免產生積液。對於糖尿病患者,應該控制好血糖後再使用。
4、激素關節內注射: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關節內的炎症,減輕滑膜水腫、關節內積液,但是它同時抑制關節軟骨的修復,因此不能常規使用,只是在關節內炎症較重、積液較多的時候使用,並且嚴格控制使用次數。
總之,輕、中度的骨刺(骨關節炎)可以通過適當的鍛煉、合理的使用藥物得以控制,但是嚴重的情況下還是應該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