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頸椎病 >> 頸椎病常識 >> 脊髓頸椎病研究有進展

脊髓頸椎病研究有進展

點擊浏覽下一頁

  河南某醫院骨外科,通過對脊髓型頸椎病10多年的系列研究,對手術體位、麻醉、手術方法和術後固定等進行了多種改進,獲得較好療效。最近這項研究成果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脊髓型頸椎病是中老年的一種多發病,致癱率高。該院骨外科孔教授等人從解剖學、影像學、麻醉和手術方法等方面,對脊髓型頸椎病進行深入研究。他們通過對60例正常人和100例患者的椎體對比觀測,發現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椎管矢狀經”與“椎體矢狀經”比值均明顯低於正常人,證明發育性頸椎管狹窄是脊髓型頸椎病的一個重要發病因素。以往頸椎病後路手術多采用全身麻醉,病人神志處於昏迷狀態,肌肉松弛,術中操作易造成脊髓損傷且難以發現。孔教授等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改用耳針藥物復合麻醉,病人術中清醒,可與醫生配合,避免因氣管插管改變頸部體位而引起的呼吸抑制,也有利於防止術中脊髓損傷。此外,還將頸椎後路手術時患者的體位由臥位改為坐位,防止了胸廓受壓引起的呼吸困難,並使手術視野更為清晰。在前路手術中,采用椎體間關節自體旋轉植骨,減少了髂骨取骨量及術中出血。在後路手術中,加用活頁側椎板間植骨隔合方法,可防止椎板塌陷。

  頸椎病手術後,為做好外固定,孔教授等設計出一種“可調式頸固定器”,便於觀察術後頸部有無血腫形成,減少壓瘡的發生率。這種“頸固定器”已獲國家專利。

  采用改進後的麻醉、手術和固定方法,至今已有200多例頸椎病患者接受手術。經幾年隨訪觀察,這種新方法並發症少,遠期療效也較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