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紹興市中心醫院骨科門診,67歲的應大媽反復問何勇主任醫師,“何醫師,我的腿以後還會不會走路?不會走路了,可怎麼得了,您救救我!”
應大媽的病,是兩年前開始的。不知怎麼的,應大媽右膝關節出現了疼痛,並感覺像被什麼東西卡住了。開始比較輕,疼了用手揉揉或慢慢活動下,膝關節就會松開,就又可以走路了。慢慢地情況嚴重起來了,應大媽會突然腿軟摔倒。半個月前,膝關節腫了起來,鑽心地痛,晚上也睡不好了。
何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右膝關節游離體”,裡面有兩個“游離體”,大小在1厘米左右。通過使用微創膝關節鏡,何醫師幫李阿姨取出了這兩個“罪魁禍首”。
何醫師介紹,“游離體”被形象稱為“關節鼠”,是由關節退變或損傷後,從關節內組織上脫落下來的組織碎片形成的,或是膝關節內生長的滑膜軟骨瘤等,這些東西在關節腔內竄來竄去,如同上躥下跳的老鼠,故此得名。膝關節每卡住一次,軟骨就會損傷一次,進而磨損產生更多的游離體。
何醫師提醒,生活中,如果走路、上樓梯或平步行走時,突然打軟腿或關節卡住了,就是“關節鼠”的典型表現,不要以為揉揉活動開了就沒事,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