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骨關節炎高發季 保暖+運動才是預防良方

骨關節炎高發季 保暖+運動才是預防良方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秋冬季節是關節炎症高發季,專家強調,關節炎也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預防該病,保暖和適當運動必不可少。

    50歲以上人群半數患骨關節炎     天氣轉涼後,不少人的關節炎又發作了。北京小湯山康復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朱建強表示,骨性關節炎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一般遇天氣變化或勞累後,關節炎症狀就會加重。     據北京小湯山康復醫院主任醫師、小湯山療養院有氧運動中心主任牛國衛介紹,我國關節炎病人有年輕化趨勢。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好發於承重關節和多動關節,如膝、手、髋和脊柱等。骨關節炎常見的病因包括關節感染、關節發育不良、關節外畸形、肌肉無力、關節過度使用等。   骨關節炎高發季 保暖+運動才是預防良方     注意早期征兆以免延誤治療     作為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關節炎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而早發現、早治療則是關鍵。     一般來說,關節炎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不過,在疾病早期,疼痛往往並不嚴重,患病關節往往僅表現為酸脹不適或輕度疼痛,遇天氣變化或勞累後症狀可加重,休息後則減輕,這時關節活動一般不受限制,易被患者忽視。     除疼痛外,關節腫脹和功能障礙也是關節炎的表現症狀。腫脹是關節炎症進展的結果。而炎症發生後,可導致關節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     專家強調,出現上述症狀後可適時地做理化檢查,及早發現可更好地緩解和治療。病程越短治療效果越好,恢復就越快。     堅持用藥不可驟然停藥     朱建強表示,關節炎患者注重自我調養、防病復發十分關鍵。不過,目前不少患者在調養和治療方面還存在誤區。     他表示,骨性關節炎非一日之寒,然而很多人在用藥時卻僅僅是根據疼痛的症狀來服藥,當病痛的症狀消失後,就停止用藥。他建議,關節炎患者在疼痛症狀消失後還應持續用藥一段時間加以鞏固,再逐漸停藥。     他強調,關節炎患者要避免受累關節的負重和磨損,而減輕體重則能夠減輕患病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減少對關節的損害。膝和髋關節受累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跪位和蹲位。下蹲時應扶物借力,這樣可減少膝關節及髌骨的負荷。     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良姿勢也會影響關節健康。朱建強表示,長期伏案工作、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等都是骨性關節炎的病因。這是由於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性關節炎。     適量運動可預防     想要未病先防,朱建強表示,適當的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不過需要選擇合適的運動。     他表示,骨關節炎患者應適當鍛煉,避免劇烈運動,如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選擇合適的運動,如瑜伽、保健體操、騎自行車、散步、游泳等。     除了運動防病外,選擇適當的鞋和關節健康也有莫大的關系。專家建議女士應避免久穿高跟鞋,減少對膝關節造成的過度壓力;老年人最好穿松軟適宜、有後跟的鞋,必須有防滑波紋,以免摔倒。   骨關節炎高發季 保暖+運動才是預防良方     關節炎別當是缺鈣     如今在四五十歲女性身上,類風濕關節炎是很常見的疾病之一,然而這些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把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當做是缺鈣導致的,盲目補鈣,結果反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病時間。     專家指出,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的一些症狀,如關節紅腫熱痛等,都與中老年常見疾病相似,所以許多初期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上類風濕關節炎了,而是以為這和身體衰老、骨質退化有關,因此以為吃點止痛藥或是補鈣的營養品就能維持身體的健康。正是這種認識誤區,導致許多初期患者錯過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間。因此最好在出現上述症狀的第一時間,就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明確診斷。     專家指出,目前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關鍵是早期治療和規范治療,通過控制症狀、防止結構損傷、維護功能正常化,以提高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恢復日常的生活與工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