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肥胖是否能致骨關節炎中西醫有說法

肥胖是否能致骨關節炎中西醫有說法

  骨關節炎是受多因素影響的慢性進行性非炎症退行性的關節疾病,是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

  不少中老年人被骨關節炎引發的疼痛所困擾。長期疼痛、行走困難給他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困擾。有的老人,因為嚴重的慢性疼痛,只能無奈地選擇“宅”在家裡,導致健康狀況進入惡性循環。

  你知道嗎,你走一步,膝蓋和臀部承受了兩到三倍的體重。肥胖增加患骨關節炎的風險,減肥是當務之急。

肥胖是否能致骨關節炎中西醫有說法

  西醫觀點

  運動、減肥和物理治療有效

  骨關節炎可由多種病因引起,與衰老、肥胖、炎症、創傷、關節過度使用、代謝障礙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尤其與高齡相關。

  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導致了骨和軟骨的降解和修復的病理生理過程,此為原發性骨關節炎;風濕、類風濕等炎症性或者免疫性疾病,以及創傷、過度運動同樣引起關節軟骨的退化加速,此為繼發性骨關節炎。臨床上根據是否有症狀,決定是否需要治療。

  骨關節炎在中年以後多發,女性多於男性。本病在40歲人群的患病率為10%-17%,60歲以上為50%,而在75歲以上人群則高達80%。該病有一定的致殘率。本病好發於膝、髋、手、足、脊柱等負重或活動較多的關節。

  疼痛及壓痛是本病最常見的表現,早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時好轉,活動後加重。隨病情進展可出現持續性疼痛,受涼會加重。一些患者會出現關節腫脹,以及晨僵現象。由於軟骨破壞、關節面粗糙,關節活動時有時會出現關節摩擦音;由於疼痛減少了活動,逐漸會出現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軟組織的攣縮,導致關節無力、活動受限。

  診斷骨關節炎,主要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征、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尤其是X線常規檢查,可以確診骨關節炎,有助於評估關節損傷的嚴重程度。但是放射學表現的嚴重程度與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和功能狀態並沒有嚴格的相關性,許多有明顯影像學改變的關節並無典型症狀,而有典型症狀的關節僅發生輕微的影像學改變。磁共振檢查不常用。

  骨關節炎治療的目的,在於緩解關節的疼痛,阻止和延緩疾病的進展、保護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治療原則應以非藥物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手術治療。治療方案應個體化。非藥物治療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患者教育、運動、生活指導及物理治療等。

  目前的治療策略著眼於緩解症狀和改善關節功能,通過非藥物以及藥物的干預,試圖減緩疾病的進展。各種研究證據顯示運動、關節保護、減肥和物理治療為患者生活帶來有效的改善,物理治療包括有氧運動和肌肉訓練。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主要作用於減輕疼痛、提高物理功能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如口服和外用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關節內注射等。外科手術是最後不得已進行的考慮。

  常見臨床使用的口服藥物有:止痛劑:芬必得,英太青,美洛昔康,曲馬多等。關節炎症狀改善藥物:氨基葡萄糖、雙醋如因(安必丁)等。可以使用活化維生素D、二膦酸鹽,以及其他一些藥物。合用一些中成藥效果也不錯,如仙靈骨葆、抗骨增生等。

  外用一些貼劑,有時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總之,骨關節炎的治療,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方案,內服外用結合起來,可以較快的獲得疼痛的緩解。

  中醫觀點

  要避免長時間下蹲

  骨關節炎是受多因素影響的慢性進行性非炎症退行性的關節疾病,是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

  不少中老年人被骨關節炎引發的疼痛所困擾。長期疼痛、行走困難給他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困擾。有的老人,因為嚴重的慢性疼痛,只能無奈地選擇“宅”在家裡,導致健康狀況進入惡性循環。

  你知道嗎,你走一步,膝蓋和臀部承受了兩到三倍的體重。肥胖增加患骨關節炎的風險,減肥是當務之急。

  西醫觀點

  運動、減肥和物理治療有效

  骨關節炎可由多種病因引起,與衰老、肥胖、炎症、創傷、關節過度使用、代謝障礙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尤其與高齡相關。

  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導致了骨和軟骨的降解和修復的病理生理過程,此為原發性骨關節炎;風濕、類風濕等炎症性或者免疫性疾病,以及創傷、過度運動同樣引起關節軟骨的退化加速,此為繼發性骨關節炎。臨床上根據是否有症狀,決定是否需要治療。

  骨關節炎在中年以後多發,女性多於男性。本病在40歲人群的患病率為10%-17%,60歲以上為50%,而在75歲以上人群則高達80%。該病有一定的致殘率。本病好發於膝、髋、手、足、脊柱等負重或活動較多的關節。

  疼痛及壓痛是本病最常見的表現,早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時好轉,活動後加重。隨病情進展可出現持續性疼痛,受涼會加重。一些患者會出現關節腫脹,以及晨僵現象。由於軟骨破壞、關節面粗糙,關節活動時有時會出現關節摩擦音;由於疼痛減少了活動,逐漸會出現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軟組織的攣縮,導致關節無力、活動受限。

  診斷骨關節炎,主要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征、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尤其是X線常規檢查,可以確診骨關節炎,有助於評估關節損傷的嚴重程度。但是放射學表現的嚴重程度與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和功能狀態並沒有嚴格的相關性,許多有明顯影像學改變的關節並無典型症狀,而有典型症狀的關節僅發生輕微的影像學改變。磁共振檢查不常用。

  骨關節炎治療的目的,在於緩解關節的疼痛,阻止和延緩疾病的進展、保護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治療原則應以非藥物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手術治療。治療方案應個體化。非藥物治療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患者教育、運動、生活指導及物理治療等。

  目前的治療策略著眼於緩解症狀和改善關節功能,通過非藥物以及藥物的干預,試圖減緩疾病的進展。各種研究證據顯示運動、關節保護、減肥和物理治療為患者生活帶來有效的改善,物理治療包括有氧運動和肌肉訓練。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主要作用於減輕疼痛、提高物理功能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如口服和外用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關節內注射等。外科手術是最後不得已進行的考慮。

  常見臨床使用的口服藥物有:止痛劑:芬必得,英太青,美洛昔康,曲馬多等。關節炎症狀改善藥物:氨基葡萄糖、雙醋如因(安必丁)等。可以使用活化維生素D、二膦酸鹽,以及其他一些藥物。合用一些中成藥效果也不錯,如仙靈骨葆、抗骨增生等。

  外用一些貼劑,有時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總之,骨關節炎的治療,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方案,內服外用結合起來,可以較快的獲得疼痛的緩解。

  中醫觀點

  要避免長時間下蹲

  骨關節炎,在中醫屬於“痺病”,病變涉及關節軟骨、筋骨、肌絡(即中醫之筋痺、骨痺、肌痺),主要機理是經絡不通,氣血不能營養關節,關節筋骨的位置、形態變異,從而導致關節炎的產生。

  中醫治療骨關節炎,主要采用中藥治療和針灸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常用方劑有獨活寄生湯、二妙散、當歸拈痛湯、大防風湯、麻桂溫經湯、三氣飲等,常用中藥有獨活、羌活、白芍、當歸、黃芪、杜仲、細辛、川芎、桂枝、雞血籐、蒼術、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等。醫師會根據不同證型加減藥物。除了內服藥外,也可選用以上的一些藥材,置入布袋內加熱後用於外敷患處,或用煎湯藥遺下的藥渣以布袋包裹,趁熱敷患處。此外,通過針刺陽陵泉、陰陵泉、牍鼻穴、足三裡等穴位,或加以拔罐治療,也能在數次之後緩解症狀。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不是沒有副作用。中醫采用辨證施治,通過通經絡、祛寒濕、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可有效緩解症狀。但有些中藥長期服用也可能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骨關節炎是關節退化引起的病變,在中醫治療的同時,骨關節炎的患者還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衣食住行的相關細節。在走路時,注意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要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最好改為低坐位,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針對關節炎在老年人中好發的特點,建議老年人穿松軟帶後跟的鞋,鞋後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厘米左右為宜,老年人的鞋底還要稍大一些,必須有防滑波紋,以免摔倒。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盡量不用鐵或含鐵的復合維生素。因為鐵與疼痛、腫脹和關節損傷有關。茄屬蔬菜,如西紅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煙草中的生物鹼能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骨關節炎,在中醫屬於“痺病”,病變涉及關節軟骨、筋骨、肌絡(即中醫之筋痺、骨痺、肌痺),主要機理是經絡不通,氣血不能營養關節,關節筋骨的位置、形態變異,從而導致關節炎的產生。

  中醫治療骨關節炎,主要采用中藥治療和針灸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常用方劑有獨活寄生湯、二妙散、當歸拈痛湯、大防風湯、麻桂溫經湯、三氣飲等,常用中藥有獨活、羌活、白芍、當歸、黃芪、杜仲、細辛、川芎、桂枝、雞血籐、蒼術、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等。醫師會根據不同證型加減藥物。除了內服藥外,也可選用以上的一些藥材,置入布袋內加熱後用於外敷患處,或用煎湯藥遺下的藥渣以布袋包裹,趁熱敷患處。此外,通過針刺陽陵泉、陰陵泉、牍鼻穴、足三裡等穴位,或加以拔罐治療,也能在數次之後緩解症狀。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不是沒有副作用。中醫采用辨證施治,通過通經絡、祛寒濕、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可有效緩解症狀。但有些中藥長期服用也可能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骨關節炎是關節退化引起的病變,在中醫治療的同時,骨關節炎的患者還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衣食住行的相關細節。在走路時,注意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要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最好改為低坐位,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針對關節炎在老年人中好發的特點,建議老年人穿松軟帶後跟的鞋,鞋後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厘米左右為宜,老年人的鞋底還要稍大一些,必須有防滑波紋,以免摔倒。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盡量不用鐵或含鐵的復合維生素。因為鐵與疼痛、腫脹和關節損傷有關。茄屬蔬菜,如西紅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煙草中的生物鹼能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