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是多種足跟部疼痛綜合症,跖腱膜炎、脂肪墊勞損、神經卡壓等均可造成足跟痛。40-60歲的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慢骨質疏松,加上跟骨後內側的骨質增生(俗稱“骨刺”)、跟骨脂肪墊的萎縮、跖腱膜的彈性減弱等,常會導致腳後跟疼。具體來說,跟痛症有十大病因:
1、小腿三頭肌(小腿肚)過緊,牽拉跟骨,增加了跖腱膜的張力,這種情況很常見;
2、步態、走路姿勢的改變及身體的不平衡,造成跖腱膜張力增加;
3、足部肌肉力量下降,不能保持足部正常姿態,使跖腱膜異常受力;
4、足部畸形。比較多見的情況有:跟骨歪斜(鞋跟外側異常磨損)、腳掌腳墊(局部皮膚異常摩擦增厚)、拇指外翻(大腳骨)、錘狀趾(腳趾彎曲變形、平足或高弓足等);小腿彎曲如羅圈腿也可能導致跟痛症的發生。
5、過度的勞作而沒有穿保護足弓的鞋;
6、日常穿用的鞋不符合生理要求;
7、肥胖;
8、懷孕導致體重增加、激素變化影響跖腱膜;
9、突然增加體育活動或改變生活方式,或跑跳造成跖腱膜損傷;
10、長時間站立、行走易誘發此病。
疼得走不了路怎麼辦
1、盡可能休息,夜間痛時可用夾板治療;
2、急性期冰敷每日4次,每次20分鐘;也可服用消炎止痛藥物,注意該藥可以止痛但不能去根;
3、拉伸訓練,尤其是跟腱、跖腱膜拉伸訓練很重要。推薦扶牆法:距牆1小步,前腿弓後腿伸直繃緊,腳後跟不要離地,後小腿肚稍有疼痛感,持續15-20秒,反復做10個動作為一組,每日4組。注意要把疼的腳放後面。
4、使用矯形鞋墊,糾正足部異常受力,緩解疼痛。建議患者去正規醫院的骨科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墊。
5、禁忌症:禁止跺腳、踩石子、大力按摩等,禁止穿薄而軟的鞋;禁止燙腳等熱療。
另外,各種口服、外用中草藥基本沒有什麼療效,最好不用。
六方面預防足踝常見病
1、養成良好的足部衛生習慣。每日用熱水泡腳,保持其清潔和良好的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炎症。
2、穿鞋有講究。鞋的大小要合適、柔軟、寬松,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過薄過軟易損傷足部。
3、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時,要注意休息,避免足部持續負重,過度疲勞。
4、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散步、游泳、打太極拳等,增加骨的韌性,預防跟痛症的發生。
5、均衡、高鈣飲食,改善跟骨骨質疏松的狀況。
6、盡量不超重,以減輕足部的壓力。
跟痛症是足踝門診的常見病,多數情況下保守治療可以臨床治愈。對保守治療無效的頑固性跟痛症,患者還可進行關節鏡下手術治療,手術微創、安全、有效,不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