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病因 >> 打噴嚏也能“打出”肩關節脫位

打噴嚏也能“打出”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占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松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范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肩關節是全身大關節中運動范圍最廣而結構又最不穩定的一個關節,外傷時很容易引起脫位,在全身關節脫位的發生率中,肩關節居第二位,它可分為前脫位與後脫位兩種,常見的是前脫位。

    事件:一個噴嚏致肩關節脫位   打噴嚏也能“打出”肩關節脫位     英國耳鼻喉科專家馬哈茂德·巴哈說,一個噴嚏的一般氣流速度,學術界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每小時150公裡和每小時100公裡,他認為150公裡的說法更合理些。150公裡/小時,也就是41.7米/秒,幾乎接近台風“莫拉克”中心最大風力42米/秒。     有文章調侃說:這股強大的力量如果沒有宣洩渠道的話,便會直接向上沖去,導致頸部或顱腔內的血管發生爆裂,這很容易引起死亡。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鼻腔承受這麼大壓力,就別看太陽,據統計,有18%~35%的人在突然見到強光時會打噴嚏。打噴嚏是一種無意識反應,因此一個噴嚏一旦開始了,就絕不可能半途打住。     鄧先生家住市區新城,今年31歲,人長得比較胖。昨天中午11時左右,鄧先生坐在臥室裡的一張小木凳上,雙手放在床上。他說,當時他在想著生意上的事情,有點入神。一個很響的噴嚏過後,鄧先生感覺天昏地暗,眼淚、鼻涕都出來了,隨後發現左側肩關節疼痛,左手抬不起來。聽到鄧先生發出的疼痛叫聲,正在衛生間裡洗刷的其妻黃女士馬上跑到臥室,查看情況。     “左側肩關節可能脫位了!”任憑黃女士如何用力,都無法將鄧先生肩關節復位。於是,鄧先生趕到附近的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療。經過拍片和詢問,醫院的骨科醫生確認鄧先生的左側肩關節脫位。為了讓鄧先生的肩關節復位,醫生叫來了兩名壯漢幫忙,經過20多分鐘的努力,終於將鄧先生的肩關節復位。     治療肩關節脫位的幾種手法     1、仰臥位拔伸足蹬整復肩關節脫位:(1)患者仰臥位,以右肩為例,術者立於病者患肢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右膝伸直用足蹬於患者腋下,順勢用力牽引患肢,持續1~3分鐘,先外展、外旋,後內收、內旋,傷處有滑動感,即表明復位成功。(2)患者仰臥,以左肩脫位為例,助手位於患者左膝側,用左足後跟蹬著患者的左腋下,用繃帶一端縛患者左手腕上,另一端系於助手的腰部,助手扶平病人肘,身體向前傾,然後徐徐拔伸患上肢,術者用拇指按肩,以四指端托肱骨頭使之入臼。     2、側臥位拔伸足蹬整復肩關節脫位:患者側臥,用凳子一條靠緊患者背固定,助手彎腰坐於椅子上,用繃帶縛住病者的前臂,而另一端系於助手的肩上,用足蹬患者腋下,同時挺腰帶動病者前臂,徐徐用力牽引患肢,術者用手按捺脫出的肱骨頭使之歸臼。     3、仰臥位牽引過頂足踏整復肩關節前脫位:在復位前肌注地西泮或哌替啶。患者平臥位,在適度牽引下將患肢由胸前牽引到外展位,再至過頂位,牽引過程中盡量使患肢外旋位。然後,術者用另一側足弓抵住患者脫位的肩峰處,患肢外旋位拔伸,可以感覺到肱骨頭入臼的滑動感,在適度牽引下將患肢再由過頂位牽引到胸前。撕脫性骨折大多也能同樣復位。   打噴嚏也能“打出”肩關節脫位     4、拔伸足蹬法結合牽抖手法治療肩關節前脫位:患者平躺於治療床一側,患側腋窩墊毛巾保護,術者立於患側,雙手握住患肢手腕,術者同側足抵於患者腋窩,先在外展外旋位持續緩緩用力牽引,視患者粗壯程度持續約3~10分鐘,維持牽引下再緩緩內收內旋,以術者足跟為支點,把肱骨頭頂入肩關節。對整復未成功者,結合牽抖手法,維持牽引下牽抖患肢數次,使其復位。     5、足蹬皮帶牽引整復肩關節脫位:以右肩關節脫位為例,患者端坐凳上,身後有人扶持,以保持穩定。術者面對患者,將准備好約2米長的皮帶對疊、打結。將打好結的皮帶一頭牽扎於患肢腕部,使患臂處旋位,另一端套術者的右足上,術者雙手拇指置於患肩峰處,兩手余4指扣在脫位的肱骨頭上,右足緩緩向身後伸開牽引患肢,力量逐漸加大;同時兩手拇指向下按壓肩峰,余4指向上外提托肱骨頭,即可聽到肱骨頭入臼的聲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