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誤區 >> 運動損傷後的錯誤做法你占了幾條?

運動損傷後的錯誤做法你占了幾條?

  指導專家: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助理、關節足踝創傷科主任王志堅

  誤區一 踝關節韌帶拉傷搓藥酒

  踝關節韌帶拉傷患者在骨科門診中占了很大比重,患者往往因為踝部疼痛來到醫院,但拍片後發現骨頭沒問題,就安心回了家,熱敷、用藥酒搓一搓,可過了兩個月,發現踝部的疼痛不僅沒好,還越來越腫、甚至還會經常出現習慣性崴腳、創傷性關節炎等。

  王志堅表示,在臨床上處理踝關節韌帶拉傷時,理念與“在家休養”十分不同,一般采用加壓包扎、冷敷、抬高患肢等方法幫助患肢盡快恢復。而不正確的處理方法會讓韌帶錯過最佳的愈合時間,給韌帶造成更大的損傷。

  誤區二 膝關節損傷慢慢養

  膝關節周圍的前後交叉韌帶、半月板等損傷,是只有在核磁共振下才能看到患處。很多人拿著X光片看骨頭沒事,就回家養著了,有的病人還拿著不少“秘制”中藥敷患處,但患處不僅沒好,還增加了皮膚的損傷,等到皮膚都潰爛時才想起到醫院進行治療。

  王志堅表示,前後交叉韌帶就像人體活動時的安全帶,在平緩的運動中看不出作用,自己休養的過程中雖然能愈合,但韌帶的強度會降低很多,這雖然不會影響正常的行走,但一旦出現了急停急走等突發情況,很容易出現不適,而且在愈後兩年左右會慢慢地出現關節炎。因此在膝關節受傷後,要參考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恢復,讓韌帶恢復到原先強韌的狀態。

運動損傷後的錯誤做法你占了幾條?

  誤區三 保守治療踝關節骨折

  踝關節骨折占所有骨折患者的4%,但踝關節一旦出現骨折,不少人都傾向選擇手法復位、針灸等保守的治療方法,但這些方法不能讓患處達到完全愈合,雖然恢復了一段時間後患者的行走沒有影響,但不少人在骨折2年左右會出現踝關節關節炎等嚴重後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次受傷時沒有效治愈。

  王志堅表示,針灸、手法復位的方法對肩部、手腕等關節的拉傷、骨折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腳部承載著全身的重量,腳步的骨頭間每1毫米的誤差都會讓踝關節承受應力的能力減少42%,因此目前在踝關節骨折的治療上,要求通過解剖學達到患處愈合得“嚴絲合縫”,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日後的影響。

  此外,不少人在受傷時弄錯了冷敷和熱敷的順序。不論拉傷還是骨折,患處都有出血的情況,因此在24小時內冷敷可以幫助止痛和止血,減輕患處的腫脹,加快恢復的過程,這之後再考慮熱敷才有助於恢復。

  誤區四 肩痛就進行拉伸練習

  很多人覺得自己肩膀痛就是肩周炎,不停在家裡進行“爬牆”練習,或者在單槓上進行拉伸。但不少人卻越拉越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王志堅表示,肩周炎其實只占肩部疾病很少的一部分,在治療時有的幾年時間就能自愈,有的需要進行拉伸,可大部分的肩部不適其實是肩袖、肩鎖關節等運動損傷,這些損傷在治療時需要保護性練習,過分拉伸會讓肌腱斷裂,有的甚至出現了脫位,需要進行創傷很大的手術治療。因此出現肩部疼痛後,一定請專科醫生進行診斷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治療,否則會適得其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