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症狀 >> 走路姿勢變了 小心骨科疾病

走路姿勢變了 小心骨科疾病

  走路是一個很普通的動作,然而,這平凡的動作卻能告知健康的秘密。仔細觀察,有的人走路姿勢很有“特色”,如“內八字”、“外八字”、彎腰駝背、一瘸一拐等。廣東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鄭秋堅表示,這些走路姿勢或許是一些骨科疾病的信號。當走路的姿勢突然改變,就要警惕可能是骨科疾病“找上門”了。

  走路姿勢:間歇性跛行

  特點:剛開始走路時並無異常,一段時間後,腳部漸生沉重感、麻木感,就像被灌了鉛一樣,沒有力氣。有的人在蹲下來或坐下來後沉重感漸漸消失,休息一會兒後頓感輕松。鄭秋堅介紹,早期間歇性跛行的症狀較輕,老年患者每次能走500米以上,只需要停下來休息2~3分鐘就可以繼續前行;而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就連10米的路程也是舉步維艱,需要休息7~8分鐘才能勉強再走一小段路。

  病因:鄭秋堅表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走路出現間歇性跛行,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腰椎管狹窄症。“造成腰椎管狹窄的原因又有很多種,包括先天性和退化性,如骨質增生、韌帶的肥大增厚,甚至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長時間沒有治療也會導致椎管狹窄。因此,老年人走路出現間歇性跛行要引起重視。”

  鄭秋堅提醒,間歇性跛行的病因除了腰椎管狹窄外,下肢的血管性疾病,如閉塞性血管炎、動脈炎等也會引起間歇性跛行。“腰椎管狹窄與血管性的病變所帶來的跛行還是有所區別的。”鄭秋堅表示,“血管性病變造成的跛行表現為走路的時候腳部麻木感減輕,一坐下來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治療:症狀比較輕的患者通過保守治療、適當休息、理療、藥物等手法可以減輕病情;但當走路較艱難時就要手術干預了。一般來說是在患病的腰椎節處開一個小刀口,對相應的腰椎管進行減壓,切除增厚的韌帶、骨贅,必要時可能還要通過釘子對手術部位的腰椎節進行固定。

  提及預防間歇性跛行,鄭秋堅介紹,腰部的保護很重要。中老年人平時不要做彎腰搬重物的動作,適當增加挺腰運動,可佩戴護腰帶保護腰部。

走路姿勢變了 小心骨科疾病

  走路姿勢:長短腿

  特點: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看上去是一只腿長一只腿短。

  病因:鄭秋堅強調,長短腿的走路姿勢並不是腿真的短了,而是髋關節脫位所導致的。“很多患者的髋關節在出生時已經是發育不良,但因早期沒有症狀而不自知。日後可隨著使用髋關節時間長了,導致髋關節進一步變形並脫位,不但會出現髋關節疼痛、也可以導致走路一瘸一拐等症狀。”

  治療:如果長短腿的主要原因是髋關節脫位導致的,鄭秋堅表示,那麼成年以後進行置換人工關節的手術能有效改善症狀。

  最後,鄭秋堅提醒,當中老年從原來的步態突然轉變為以上“特色”姿勢時,最好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排除骨科疾病的影響。

  平時我們走路也要注意正確的姿勢:雙目平視前方,頭微昂,頸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後突,步行後蹬著力點側重在跖趾關節內側。

  走路姿勢:

  O型腿、X型腿

  特點:走起路來兩腿向外翻或者向內翻,並且走一段時間會感覺雙腿無力,甚至不由自主跪倒,俗稱“打軟腿”。

  早期表現可能走路沒有問題,但坐下來休息時間長了就覺得膝關節難受,要甩甩腿才感覺舒適。中期表現為走路時會有疼痛感,特別是在上下樓梯時和蹲下時腫痛感明顯。到了後期,就出現膝功能障礙,膝關節不能伸直,彎曲不能超過90度(屈曲攣縮),站起來就可以明顯看到腿部變形,呈O型腿或X型腿,走起路來更明顯了。

  病因:走路呈O型或X型樣子,可能患有骨關節炎,這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由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若走路是邁著外八字腳步,則可能是髋關節疾病的問題,如之前髋關節周圍骨折沒有得到正確治療、畸形愈合所導致的。

  治療:早期可通過吃藥、理療等保守治療方式來減輕症狀,若關節已經變形了,並且出現關節活動障礙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