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症狀 >> 什麼是骨髓異常綜合症

什麼是骨髓異常綜合症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改變,以及社會工業化程度提高,該病的發生呈現年輕化趨勢,總體發病率逐年攀升,其發病率和難治程度均已超過白血病。那麼什麼是骨髓異常綜合症呢?

  由於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誤診率高,為此,專家提醒,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往往以貧血、出血、不明原因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體檢可見不同程度的貧血、皮下瘀點瘀斑、牙龈出血等,部分病人可見肝脾腫大等,多數病人表現為全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少數為單純貧血、血小板減少或白細胞減少,此時就該引起注意了。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MDS起病多隱襲,以男性中老年多見,約70%病例50歲以上。兒童少見,但近年青少年發病亦有增加。臨床表現多樣化,缺乏特殊表現,常以貧血、出血和感染就診,部分患者可無症狀,在體檢過程中被發現。

  1、貧血

  除個別患者外,絕大多數患者以不同程度貧血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活動後心悸氣短等。

什麼是骨髓異常綜合症

  2、出血

  半數以上的患者有出血,但早期的出血症狀較輕,多為皮膚黏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因不嚴重,很少需特別處理,女性患者也很少出現月經過多;但隨疾病發展到晚期,出血趨勢加重,腦出血成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感染

  因粒細胞減少和功能異常導致感染發生,病情初期(難治性貧血,RA)較穩定,多無嚴重的感染與發熱,後期(RAEB或RAEBt)較易合並感染。由於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潛在性膿瘍以及化膿性關節炎、結核、綠膿桿菌性結膜炎、壞疽等不常見的感染。霉菌感染在後期較普遍,敗血症常為疾病終末期的並發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

  4、體征

  部分患者肝、脾、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可同時出現,也可單獨出現,因程度不顯著而易被忽略。少數患者可有胸骨壓痛、肋骨或四肢關節痛。MDS的初發症狀缺乏特異性,部分患者可無明顯自覺症狀。大多數患者有頭昏、乏力、上腹不適和骨關節痛。多數以貧血起病,可作為就診的首發症狀,持續數月至數年。約20%~60%病例病程中伴出血傾向,程度輕重不一,表現有皮膚淤點、牙龈出血、鼻出血。重者可有消化道或腦出血。出血與血小板減低有關,一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亦有缺陷。約半數患者在病程中有發熱,發熱與感染相關,熱型不定,呼吸道感染最多,其余有敗血症、肛周、會陰部感染。在未轉化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中,感染和(或)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5、特殊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可伴下丘腦功能不全導致多尿、多飲等尿崩症表現。7單體綜合征常伴神經垂體功能不全。極個別病例出現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病(Sweet綜合征)或壞死性膿皮病(pyodemagangrenosum)。sweet綜合征表現為發熱、中性粒細胞增多、紅斑性痛性皮膚斑塊,常位於上肢、頭頸,真皮有密集的中性粒細胞浸潤。相當一部分MDS患者發現SS後即轉變為白血病,常為病情進展的先兆,需密切隨訪骨髓象。少數病例可出現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有表皮血管炎和關節炎等。

  什麼是骨髓異常綜合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自然病程和預後的差異性很大,治療宜個體化。根據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預後積分,同時結合患者年齡、體能狀況、依從性等進行綜合評定,選擇治療方案。低危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治療包括成分血輸注,造血因子治療,免疫調節劑,表觀遺傳學藥物治療。低危組患者一般不推薦化療及造血干細胞移植,但年輕低危組患者能耐受高強度治療,有望產生更好的效果、風險比和無進展生存及總生存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