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打好關節保衛戰 遠離骨關節炎!

打好關節保衛戰 遠離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皲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松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

  骨關節炎以中老年患者多見,女性多於男性。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50%,75歲的人群則達80%。該病的致殘率可高達53%。骨關節炎好發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脊柱(頸椎和腰椎)、髋、踝、手等關節。

  症狀

  1.關節疼痛及壓痛:初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時好轉,活動後加重,疼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晚期可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關節局部有壓痛,在伴有關節腫脹時尤為明顯。

  2.關節僵硬:在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及發緊感,也稱之晨僵,活動後可緩解。關節僵硬在氣壓降低或空氣濕度增加時加重,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常為幾分數至十幾分鐘,很少超過30min。

  3.關節腫大:手部關節腫大變形明顯,可出現Heberden結節和Bouchard結節。部分膝關節因骨贅形成或關節積液也會造成關節腫大。

  4.骨摩擦音(感):由於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面不平,關節活動時出現骨摩擦音(感),多見於膝關節。

  5.關節無力、活動障礙:關節疼痛、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軟組織攣縮可引起關節無力,行走時軟腿或關節絞鎖,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動障礙。

  危險因素

  以下人群是容易患骨關節炎的高危人群

  1.在所有骨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中,年齡是最明顯的因素。

  2.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的人容易得關節炎。

  3.肥胖者。

  4.有關節炎家族病史。

打好關節保衛戰 遠離骨關節炎!

  治療

  骨關節炎發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病理學改變具有不可逆轉性。治療目的是緩解或解除症狀,延緩關節退變,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

  1、非藥物治療: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讓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質和治療的目的;適度關節功能鍛煉,減輕體重,避免關節過度負重或活動;可配合局部物理療法以緩解疼痛。

  2、藥物療法:活血化瘀中草藥內服或外部熱敷、熏洗、浸泡等可緩解症狀,延緩病程。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物可以緩解疼痛。部分藥物如維骨力、硫酸軟骨素可參與軟骨代謝,延緩軟骨退變。

  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可起到潤滑關節,保護關節軟骨和緩解疼痛的作用。關節內注射皮質激素類藥物,雖然可在短期內緩解症狀,但對軟骨的損害卻隨注射次數增加而加重,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做常規使用。

  預防

  雖然目前尚不能完全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但是通過一些措施,可以減少或延緩骨關節炎的發生。

  1.應盡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

  2.肥胖的人,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

  3.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減輕關節負擔。

  4.發作期應遵醫囑服用消炎鎮痛藥,盡量飯後服用。

  5.病變的關節應用護套保護。

  6.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潮濕受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