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柱炎所引起的疼痛往往是“靜息痛”,例如在休息後出現,比如一夜睡醒就會感覺僵硬、不適,但運動後反而會減輕。
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是兩種表現為關節或脊柱症狀的風濕免疫疾病,同時,它們也都可能會引起脊柱或關節畸形、功能受限等問題,甚至影響到脊柱關節之外的其他系統的健康。但許多患者對於這個疾病的認識不足,就醫更不規范,會帶來許多的問題。
這其中,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中老年女性,而強制性脊柱炎則以男性特別是年輕男性居多。但近些年來,也有越來越多例年齡較大的僵直性脊柱炎患者,年齡都在80歲以上。
對於這類風濕免疫病患者來說,骨痛是常見表現,特別是腰腿痛,更為常見。一般來說,如果我們遇見年紀比較輕、30歲之前就出現腰痛的患者,都會提醒他們要查一下,是否存在僵直性脊柱炎的情況。但這些疼痛又容易和一些勞損性的疾病混淆,有些患者甚至本身可能就確實存在一些腰椎、關節的病變,此時更容易出現混淆和漏診。那麼該怎麼辦呢?這裡我們要提醒一下大家,一定要關注自己的疼痛類型,看是運動後才疼,還是休息時才疼。以僵直性脊柱炎為例,它所引起的疼痛往往在休息後出現,比如一夜睡醒就會感覺僵硬、不適,但運動後反而會減輕。這和運動勞損引起的病變疼痛有很大區別。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也有這類特點,所以如果有這種“靜息痛”出現時,大家是一定要多個心眼的。
另外,許多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發病初期,都會出現骶髂關節炎表現。如果是單側出現問題,需要考慮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疾病的風險;如果對側都出現問題,那麼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就相當大了。而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表現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如果問題集中在上半身,如手腕、手指等上肢關節,那麼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較高;如果問題大多集中在下半身的髋關節、膝關節、趾關節,那麼一定要排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可能。
止痛治療並非治標
在這類疾病的治療中常用的止痛藥,許多患者卻對此存在誤解,認為止痛治標不治本,常用還會“上瘾”,所以非常排斥。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看法。
類風濕關節炎或強制性脊柱炎的患者,其實都存在炎症反應,這種炎症和感染無關。而這類止痛藥除了止痛外,還具有很好的消炎效果,所以對於這類患者來說,也算是“標本兼治”——既能止痛,也能針對病因進行處理。大樣本研究也顯示,對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在醫生指導下長期使用消炎鎮痛藥,比間斷使用效果更好。所以患者不要過於抗拒這一治療,相反,一定保證足量、長療程,才能起到有效預防脊柱僵直的作用。
除此之外,目前公認最佳的治療藥物則是生物制劑,但由於這類藥物價格相對較高,對於使用其他藥物治療方案無效的患者,可以考慮選擇生物制劑。
自我康復保護功能
自我康復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患者在病情進展過程中,脊柱會逐漸僵直,如果能讓自己的體態、姿勢保持在一個較好的功能位,那麼就可以最大限度保證自己的形象和生活功能,生活質量也比較好。
那麼該怎麼辦呢?說起來也簡單,患者可以每天都練習靠牆站立,保證自己的後腦勺、肩背部、臀部、腳跟都能靠牆,如此訓練保證自己姿勢挺拔;還可以練習倒步行走,還可以趴在床上、頭腳抬起練習“背飛式”,通過適當的拉伸,來保證自己能夠擁有更好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