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骨質疏松的了解,骨密度檢測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悉。但骨密度檢查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檢查?哪些人需要檢查?檢查前需做什麼准備?
骨密度,全稱“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主要指標。骨密度檢查是現代醫學的一項先進技術,我國剛剛開始將其列為骨科常規檢測方法。
它通過掃描的方式,對受檢查者骨礦物含量進行測定,提供有價值的可比性數據,對判斷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診斷全身各種疾病對骨代謝的影響均有很重要的作用。
骨密度檢查主要用於3個方面
骨密度測定臨床應用廣泛,主要有3方面:(1)早期診斷骨質疏松和骨折危險度的預測;(2)對內分泌及代謝性骨病的骨量測量,從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療方案,防止骨折發生;(3)病情隨訪及療效評價。
方法簡單,無需特殊准備
現在大多數骨密度儀具有高度精確、操作簡單、無損傷等優點。患者檢查前無需特殊准備,測定時無任何痛苦,跟行CT、X線檢查相似。測定結果由計算機進行統計處理。一般來說,骨密度檢查是一個部位一個部位進行,並且檢查結果也是反映某個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況則需進行綜合評估。
應用於8類人群
以下人群可考慮做骨密度測定——
(1)女性65歲以上和男性70歲以上,無其他骨質疏松危險因素者。
(2)女性65歲以下和男性70歲以下,有1個以上危險因素者(絕經後、吸煙、過度飲酒或咖啡、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線顯示骨質疏松改變者。
(6)接受骨質疏松治療需要進行療效監測者。
(7)有影響骨礦代謝的疾病(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狀旁腺亢進等)或服用可能影響骨礦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癫痫藥物、肝素等)者。
(8)孕婦在孕期3、6個月各測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時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