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我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占全國總人數的15.2%。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率已經僅次於感冒,成為引起腰腿痛最常見的疾病,我們不得不防。

  a腰椎間盤突出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腰椎間盤位於腰椎椎體之間,像一個軟墊子一樣,對腰椎椎體起著支撐、連接和緩沖的作用。

  為了維持椎體的穩定性,在椎體四周有韌帶。前韌帶寬,後韌帶窄,導致後面有些地方缺乏保護,這也是最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的部位。由於我們身體裡面受到的壓力不同,椎間盤的形態可以改變,如果是一個肥胖的人,或者背著重物,那麼椎間盤就會向椎管內突出,壓迫神經、脊髓,造成腰痛、腿痛。

  哪種體位對椎間盤的壓力最小?如果假設站立時椎間盤受壓百分之百的話,壓力最小的體位是平臥,這時椎間盤負荷很小,只有站立時的20%。最壞的情況是坐在一個沒有靠背的椅子上,身體還往前屈,胳膊也沒有地方搭,這時椎間盤的壓力要比站立時高一倍。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這些年來,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而且逐年以驚人的速度由中老年向青壯年擴展。在臨床治療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僅10多歲,而最大的可達80—90多歲。

  從區域分布來看,腰椎間盤突出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高發,西部欠發達地區較少,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發病率高,這主要與當地居民的不良習慣,以及工作壓力大密切相關。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男女比例為3:1左右,40歲左右為發病高峰。腰椎病人的職業多是it從業者、老師、公務員等。學歷也和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密切相關,學歷越高,風險越高,本科以上人群的發病率遠遠高於小學或初中畢業的人群。

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b腰椎間盤突出主要病因有哪些?

  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是什麼?從臨床上看,排在前四位的長期病因有椎間盤退變、損傷、遺傳因素和妊娠等。如果父母有一方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增大。妊娠時體重增加,且集中在腹部,會增加腰椎的負荷。外傷、體力活動、打高爾夫球等也會對椎間盤造成很大的壓力。

  短期病因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直接觸發因素,以下5個尤其需要注意:1、腹壓增高:劇烈咳嗽、便秘時用力排便等;2、腰姿不當:當腰部處於屈曲位時,如突然旋轉;3、突然負重:在未有充分准備時,突然使腰部負荷增加;4、腰部外傷:急性外傷時可波及纖維環、軟骨板等結構,而促使已退變的髓核突出;5、職業因素:如司機長期處於坐位和顛簸狀態,易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80%—95%的病人有放射性疼痛。這種疼痛或先從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當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等腹內壓增高時,下肢放射痛加重,像過電一樣。腿痛重於腰背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主要體征之一。此外,肢體麻木、行走費力、肌肉麻痺、癱瘓等也是小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

  診斷腰椎間盤突出可以通過ct或核磁檢查,表現為軟組織陰影,凸到椎管以內。核磁比ct看得更清楚。臨床上能根據疼痛、麻木的范圍,來判斷到底是哪一根神經受到壓迫。因此,病人一定要把疼痛或麻的范圍記錄下來,對臨床診療出到底是哪一截腰椎有問題很有幫助。

  c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以下四步能幫你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第一步:保持良好坐姿。對於經常坐辦公室的人來說,在保持正確坐姿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起身休息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久坐之後,應該及時起身放松一下身體,從而緩解腰背的不適。正確的坐姿應該是這樣的:身體向後傾,頸部有扶托;手臂自然下垂,放置椅子托手;手與鍵盤平行;膝蓋微高於座椅,保持血液順暢運行;屏幕略低於視線。

  第二步:正確腰姿。站立應挺直腰背,並保持脊柱的自然彎曲。下蹲時,盡量屈膝,減少彎腰。抬物品時要貼近身體,舉物莫高過胸部。對輕微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采取及早治療措施,盡量減少彎腰動作,保持直立姿態,挺胸抬頭走路,從而保持身體的正常形態。

  第三步:注意休息。每坐20分鐘左右,最好起來活動一下。長久站立時最好墊高一腳,並時不時換換腳。人在躺臥時,腰椎壓力最小,但要注意床墊軟硬適中,太硬或太軟都會傷害腰椎。

  第四步:適當鍛煉。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腰部功能鍛煉,如“腰椎操”(把手放在背後,腰向前或向後彎)。

  如果預防失敗,有腰痛了應及時就醫。大部分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愈。如年輕人,以及無明顯椎管狹窄的患者,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症狀較輕、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除此之外,臥床休息、佩戴腰圍、理療和科學適度的推拿、按摩等方法,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使痛感減輕。對於病情加重,經長期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則建議到正規醫院手術治療,現在精准技術和微創手術的療效很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