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骨疣),既不是完全由骨構成,也不尖銳如刺。骨刺是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長骨刺就表示的脊椎進入老化階段。張平教授介紹,骨刺並非老人家的“專利”,近年來,白領各種工作形態的改變,久坐、久站,加上不正確姿勢,使得脊椎提早發生退化現象,而誘發腰部骨刺、膝關節骨刺、足部骨刺等不同部位骨刺的發生。
“長骨刺的部位不一定會痛,但如果壓迫神經的話就另當別論。”張平教授介紹,當腰椎骨刺壓迫到附近的神經時,會造成患者不能靈活彎身,此外有麻痛、麻痺感,還會放射到臀部、大腿內外側、小腿等處,如果是久坐、久站,可能會使疼痛加劇。“膝關節如果長骨刺,或會致膝關節變形、紅腫,下樓梯腳軟無力,且走路時膝關節發出咯咯聲響。”張平教授補充道,跟骨部位長骨刺,一樣會有紅腫症狀,且腳跟、腳板會有疼痛感、麻痺感,甚至會產生無法踏地行走情況,早晨起床站立時,這種疼痛尤其明顯,不過,步行一段時間後,這種疼痛反而會減輕。
坐姿不良、外傷等因素易致腰部骨刺發病
建議患者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
“腰部骨刺的發生,與年齡、勞損、坐姿不良、外傷等因素有直接的關系。”張平教授表示,人體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由於運動磨損,不可避免出現退行性改變,絕大部分60歲以上的正常人拍X線時,都會發現腰椎間隙狹窄。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之外,還與腰椎勞損有很大關系。張平教授補充,外傷也是腰椎病變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腰椎骨質增生患者都有腰部受傷的歷史。長時間反復彎腰、側轉、固定一個姿勢工作,使得腰椎局部言行改變,反復發作,日久就會導致骨刺的發病。同時,長時間睡覺姿勢不正確、床墊過軟、也會導致腰部骨刺的發病。
因此,張平教授建議患者避免長期搬扛、彎腰提重物和過度劇烈的活動,以免關節外傷和骨骼收到過度牽拉,同時肥胖者也應該立即減肥。除此之外,每天適量的運動如慢跑、散步、游泳、打太極拳,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以防止關節退化。還要注意飲食和營養的均衡吸收,尤其是多使用瓜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避免大量飲酒和長期吸煙。另外,還要加強對脊椎周圍肌肉的鍛煉,如後仰和俯仰方向轉動頸部,用硬板床且低枕頭睡覺;經常進行腰部活動,堅持每晚用熱水泡腳,然後做適當的足部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