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肘關節結核檢查治療

肘關節結核檢查治療

  一、檢查

  對本病的輔助檢查主要是X線檢查和化驗查結核桿菌:

  1、X線攝片單純滑膜結核顯示局部骨質疏松和軟組織腫脹。在鷹嘴或外踝中心型結核,可見死骨形成。若病變累及鄰近骨干,可見骨膜性新骨形成。早期全關節結核,可見關節邊緣局限性骨質破壞,或輕度關節軟骨下骨板模糊。晚期全關節結核,關節軟骨下骨板廣泛模糊,關節間隙變窄。窦道繼發感染骨質顯示硬化。

  2、化驗檢查:紅血球沉降率多增速。在兒童有可疑時可作結核菌素試驗,有關節積液時可作穿刺化驗,查結核菌;有時需作培養及動物接種,必要時作活體組織檢查。

肘關節結核檢查治療

  二、治療

  (一).單純滑膜或骨結核用石膏托將肘關節固定90°屈曲和前臂旋轉中立位,直至肘關節肌肉痙攣、疼痛消失為止,每日取下石膏托,行肘關節屈曲和前臂旋轉活動2~3次。單純骨結核特別位於關節外者,應及早手術清除。單純滑膜結核,可關節內注射INH治療,均經肱骨外髁和桡骨小頭間或肘關節後側尺骨鷹嘴和肱骨滑車間注入。

  (二).滑膜結核或早期全關節結核保守治療未見好轉可實行手術治療。

  1.肘關節單純滑膜結核治療 經肘關節後側途徑在肘關節後方“S”切口或直切口。肱三頭肌妥作舌狀向下翻轉在肘關節水平向肱骨內、外上踝切開,將伸、屈肌總妥分別自肱骨內、外上踝行骨膜下剝開,顯露肘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桡骨環形韌帶,桡骨環形韌帶及關節囊。屈曲肘關節於90°,切斷肘關節內、外側副韌帶,環形韌帶、關節囊和滑膜,進入肘關節。

  將肱尺、肱桡和上尺桡關節後方的增厚和水腫的滑膜切除,並刮除軟骨邊緣的肉芽組織。進一步屈曲肘關節至120°左右,切除肘關節前方的滑膜及壞死組織。

  沖洗局部,將切斷的側副韌帶、環狀韌帶關節囊和三頭肌健縫合。石膏托固定3周後開始關節功能鍛煉。

  2.單純骨結核的治療

  無明顯死骨中必型或邊緣型骨結核未累及肘關節者,先行非手術治療,如療效不好可根據骨病灶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術切口。

  (1)尺骨後側正中直切口 切口鷹尺膜後,行病灶清除,術畢按層縫合,石膏托固定3周。

  (2)肱骨內踝切口 肘關節屈曲90°,經過內上踝的頂點作一關節上下各4cm的內側切口。在肱骨內上踝後方尺神經溝內,游離尺神經,並向後牽開。在內上踝前方把所有的軟組織剝離,用小骨鑿將內上踝鑿下,將其與屈肌總妥一並向遠側翻轉,注意保護好由屈肌外側緣進入支配前臂屈肌群的正中神經分支。這時切開關節囊可清除肱骨內上踝病灶。正中神經在關節前方通過,要加注意。

  (3)肱骨外踝切口 經外上踝的頂點作一關節上下各4~5cm外側切口。顯露外上踝的頂點,在肱三頭肌和桡側腕長伸肌與肱桡肌之間的間隙,從遠側向近側逐步顯露。切口聽近側要注意桡神經,將伸肌總腱在外上踝行骨膜下剝離,並向外側翻轉,顯露肱桡關節,保護好進入旋後肌桡神經深支。將肱桡肌和桡側腕長伸肌行骨膜下剝離,切開關節囊,顯露肘關節的外側部分。

  3.肘關節叉狀切除術 適於晚期全關節結核的12歲以上病人。

  采用肘關節後側途徑。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總切除范圍2~4cm,如過少關節活動不好,切除過多影響伸、屈肌總腱的附著點,而致術後關節松馳而不穩定。

  桡骨頭全部切除,但應保留肱三頭肌附著點的桡骨粗隆,尺骨上端應保留喙突和部分鷹嘴,作為肱前肌和肱三頭肌的附著點。

  骨端切除後再將軟組織病變清除,沖洗創口呵由鷹嘴向肱骨下端不同方向鑽入克氏兩根,以保持骨端間1~1.5cm的間隙,針尾留在皮外,以便術後拔除。

  術後石膏托固定3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