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間歇性跛行要警惕哪些疾病?

間歇性跛行要警惕哪些疾病?

  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在臨床上我們把這種症狀稱之為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需要警惕以下兩種疾病:

  1、血管性間歇性跛行

  本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與女的發生率為7:1。歐美國家動脈硬化引起的間歇性跛行發病率較高,在美國70歲以上者發病率為10%,60-70歲發病率為5%,60歲以下者約1%至2%。其發病機理:下肢動脈的逐漸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或閉塞,下肢肌肉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所以行走一段距離後就會感到足弓和小腿肌肉疲乏無力、疼痛、麻木。下肢動脈因血供和氧氣不足,尚會引發痙攣,加重動脈狹窄的程度,這時小腿就出現典型的間歇性跛行現象。如果繼續行走,症狀就會加重,患者被迫停止走動。靜止或休息後症狀減輕或消失,再行走又復發作。隨著病情惡化,行走距離越來越短,需要休息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此外,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也會發生跛行的症狀。

  此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吸煙,以吸煙的危害最大。由於主要的病變是動脈粥樣硬化,所以當患上“三高”中任何一種者仍然吸煙的話,那麼患上間歇性跛行的危險性就會可提高數倍,並加速動脈硬化的惡化程度。

間歇性跛行要警惕哪些疾病?

  2、神經性間歇性跛行

  主要是由於在腰椎管已有狹窄的病理基礎上,因直立時椎體及神經根的壓力負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時下肢肌肉的舒縮活動進一步促使椎管內相應脊神經節的神經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繼而靜脈瘀血以及神經根受牽拉後,相應部位微循環受阻而出現缺血性神經根炎,從而出現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無力等症狀,當患者蹲下、坐下或平臥休息後,神經根的壓力負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動時的刺激來源,脊髓及神經根缺血狀態得以改善,因此症狀也隨之減輕、消失。再行走時,再度出現上述症狀,再休息,症狀再緩解,如此反復,交替出現,形成了間歇性跛行。它是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臨床特點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