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藥物不良反應的概念,針對骨科藥物不良反應的概念這個問題做如下介紹:
藥物不良反應主要是指合格藥,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即使是比較安全的非處方藥也是如此,它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也有不利於人體的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以下幾種。
(1)藥物的不良反應:藥品在規定常用劑量使用時出現的與防病治病目的無關的作用,一種藥物往往有多種作用,目的不同,其他作用就成為不良反應了。如阿托品用於治療胃痛時,
常出現口干、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如阿司匹林,口服易致胃潰瘍,甚至可致出血,這是其不良反應,但將其用於預防心肌梗死(尤其是二級預防),這種不良反應又成為治療作用了。
(2)藥物的過敏反應:過敏反應又稱變態反應,是少數具有特異體質的患者對某些藥物產生的異常反應,如口服阿司匹林,大多數人無異常反應,但少數人會發生皮疹、發熱、皮炎、哮喘、白細胞減少,嚴重者可產生過敏性休克。個別藥物可通過皮膚過敏試驗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絕大多數藥物都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對多種藥物、食物有過敏反應者。
(3)藥物繼發感染(二重感染):主要表現在長期、大劑量使用廣譜抗菌藥,敏感的細菌被殺滅了,不敏感的細菌、真菌大量繁殖,從而引起新感染。如真菌引起的鵝口瘡,葡萄球菌引起的腸炎等。
(4)毒性作用:藥物在常用劑量時,不會產生毒性反應,只有在過量、過久使用方可產生,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的腎毒性,各種抗腫瘤藥的心髒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