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在中醫的認識裡,肩周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痺》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洩,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痺生焉”。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臥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痺從外入。”又如明《普濟方》曰:“此病蓋因久坐濕地,及曾經冷處睡臥而得。” 治肩周炎疼痛方法 烏骨籐,黃芪,金雞兒根、竹節伸筋,古方活血散,豬腳1只。 將上藥洗淨後與豬腳同放入砂鍋內炖湯,熟後加食鹽調味,食肉喝湯。該方可祛風行氣、溫經散寒,治療肩周炎致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者,療效頗佳。 針灸療法 每個肩周炎都不是一個處方一套穴位,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變化包括同一個人治療的過程中所取穴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病情的變化而變化."辨證實治""因人因地因時治宜"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個特點,只要辯證准確取穴恰當,常常一針下去疼痛立刻緩解。 第一個:陽陵泉 這個穴位針對的是患者肩部疼痛點不明確又有活動障礙的肩周炎。若是有明顯痛點可以按經絡辯證分別取用其他穴位治療效果更佳。 第二個:條口 也就是傳統的條口透承山這個穴位是老前輩們用了多少年的傳統穴位,這個穴位針對的是五十歲左右肝腎陰虛筋失所養陽明氣虛筋失溫煦都會出現肩部的不榮則通和活動障礙,因此肝腎陰虛和陽明脈虛才是肩周炎發病的真正內在病機。 第三個:魚肩穴 此穴在魚際穴下一點針對的是肺經循行線的肩周炎也就是肩前部疼痛,因其對應肩部又是經脈所過主之所及所以每用必效。 第四個:三間穴 此穴是針對辯證屬陽明經的肩周炎治療效果最佳。 第五個:後溪穴 這個穴位是針對肩後部疼甚則疼痛牽扯到肩胛者的肩周炎療效最佳。 其實有這幾個穴位一般常見的肩周炎就是小菜一碟了很簡單很實用不會針灸的朋友們可以找到穴位後在穴位上用比較尖銳的物體刺激它同樣可以起到治療治愈的效果。 推拿療法 (1)舒筋活絡法:此為混備手法。肩周炎患者取端坐位,醫者以右手全攀若力,從手腕部開始,由肘、肩推撫至頸部,由上肢、肩內例至外佃、後側,依次報撫,反復施術20余次。 (2)滾揉法;肩周炎患者仰臥或坐位.醫者用滾法或指揉法施術於思側肩前部及上肢內側,反復數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動。 再取臥位,醫者一手握住息肢肘部,另一手在肩外側或腋後部施用該揉法,並囑息者做思肢上舉、內收等活動;再讓思者仰臥,醫者用滾揉法或指揉法在思創胸外上部、肩前部滾揉,然後讓患者坐起,配合患肢後伸活動。 (3)點按穴位法:患者取坐位,醫者點按合谷、曲池、缺盆、肩船、肩貞,肩部、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局部產生酸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