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球友發生了骨折,心裡非常著急,想知道骨折康復的過程是怎樣的?到底是傷筋動骨一百天,還是固定幾周以後就可以運動了?
其實骨折的康復和骨折的愈合過程是密切相關的,脫離機體自身修復原理的康復計劃都是空中樓閣。
一、首先在發生骨折時,骨頭發生的變化是分這樣幾個時期的:
01
血腫機化期
骨折以後,骨膜、骨質和骨髓等組織損傷或斷裂,同時損傷了骨骼周圍的小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腫。傷後4-5小時,骨折部位血液開始凝固,形成含有網狀纖維素的血凝塊。血腫的刺激使骨折部位的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等再生,並從骨折兩端同時向血腫內生長,猶如樹根在土壤內生長一樣。
從2—3天開始這些新生的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和吞噬細胞從各個方向侵入血凝塊和壞死組織,並分裂繁殖,最後積血清除,形成肉芽組織。在1周左右肉芽組織再一步轉化成纖維組織,將兩個骨折端連接在一起形成纖維愈合。這個過程叫血腫機化期,這一時期約2-3周完成。
02
骨痂形成期
在骨的表面有一層骨膜,它對骨的再生和生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骨折後1周,骨膜內的成骨細胞開始大量分裂增生,形成新生骨,並從骨折兩端沿著血腫機化後變成纖維組織,最後兩端連接一起,將纖維組織變成骨組織。
這一階段大約在骨折後1周開始,4-6周完成。此時斷裂的骨頭被新生骨組織連接在一起,雖不會移位,但仍不能持重,否則容易發生成角變形。
03
骨性愈合期
骨痂內的新生骨小梁逐漸增加,骨折間隙的橋梁骨痂完全骨化,這就是愈合期。約在骨折後8-12周,X線片上顯示骨折線消失,骨密度增加,髓腔為骨痂所充填,骨痂與皮質的界限已不清。
此時骨折端之間已形成骨連接,外力作用時骨折部不再變形,故夠負重活動。
04
骨折改造塑形期
骨折的愈合過程中和愈合中的一定時期內,都通過成骨和破骨過程進行塑形。最後在形態和結構上恢復,或接近和恢復到和正常骨一樣。一般在2年內完成。至此,骨折愈合過程就完全結束了。
所以可見,骨折後固定4周,8周後負重是較為安全方法。太早或太晚都不利於康復計劃的進行。當然具體計劃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二、骨折後康復訓練的分期
01
骨折愈合期
骨折愈合期指骨折在愈合中外固定尚未去除。
制動後肌肉萎縮發生很快,大鼠後肢固定10,20,40,50天後,比目魚肌重量減少38%,46%,50%,53%。有報道在正常人上肢石膏固定30天握力下降44%。
制動後骨骼失去應力刺激,造成骨量流失引起骨質疏松。制動1周喪失的骨量與一般骨質疏松1年喪失的骨量相當。松質骨每月喪失4—8%,皮質骨每月喪失0.5—1%,6個月後才達到一種穩定的狀態。所以骨質疏松使骨的強度大大降低,去除固定後易致再次骨折。
制動情況下,可使關節周圍的滑囊干涸閉合造成關節粘連。引起關節軟骨營養障礙,使軟骨萎縮變薄壞死或者纖維化。
而等長肌力收縮練習可以有效增加肌力,避免肌肉萎縮。連續被動運動(cpm)是利用專門器械對關節進行持續較長的緩慢被動運動,用於防治關節攣縮和軟骨損傷。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環,促進腫脹疼痛症狀的消失。
02
恢復期
(1)恢復關節活動度:主動活動,被動活動,助力活動,關節功能牽引
(2)恢復肌力練習:可在水下等助力運動開始,逐步進行抗阻等運動
(3)恢復本體感覺:注重進行閉鏈和平衡練習
(4)實用功能練習:康復的目的是提高生活或者運動水平,最終的康復一定要回到實際功能上來。
每次練習要做好准備活動和放松,必要時配合理療。